-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流体阻力和水头损失;连续性方程(质量方程):液体流速和流动面积的关系;???? 上述方程涉及到粘滞性时,假设了理想液体,即忽略了流体的粘滞性。但是,实际流体具有粘滞性,液体流动时就产生阻力,克服阻力就要消耗一部分机械能,造成能量损失。因此,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损失称为水头损失,以符号hw表示。在应用能量方程时,必须知道水头损失hw,而hw与哪些因素有关?它的数值如何计算?等问题前面章节尚未解决,本章的 就是研究形成阻力的原因、分类及液流流态的变化,进而从理论上建立实际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式,结合实验定量的计算产生水头损失的大小。;§4-1管路中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对于圆管内充满液体的流动(图3-5a),其R为 ;? 除以上因素外,管子的材质不同,其壁面粗糙程度也不同,通常把管壁上突起的高度称为绝对粗糙度,把它的平均值称为平均粗糙度,用 表示。管子的长度影响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流动阻力起主要作用。
上述讨论的都属于外部条件,根本原因还在于流体内部的运动特性。(看图4-1)
说明流动阻力的根本原因:流体的粘性和惯性。其中质点摩擦表现出液体的粘性,质点撞击引起运动速度变化表现的惯性。;(一)水头损失在工程上的意义 ; 从水源水面1开始,水流通过吸水管到水泵进口断面的水头损失设为hw1;从水泵出口通过压水管到水池水面的水头损失设为hw2。水泵除了克服这两项水头损失之外,还要将水提高H0高度,从前面学到的能量方程可知:
水泵的总扬程H等于静扬高H0加上水头损失即为吸水管与压水管中的水头损失之和 ; 由上式可知,当水泵提供的总扬程H为定值时,若hw增大则H0减小,因而没有满足生产要求,达不到工程目的;如果要保证静扬高H0一定,则需提高水泵的总扬程H值,即增大动力设备容量,这样就要增加工程投资,可见动力设备的容量与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有关。所以只有正确地计算水头损失,才能合理地选用动力设备,否则,容量过大会造成浪费,过小则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因此,分析液流阻力,研究水头损失的计算,就成为流体力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输油气管线:中俄、中哈、西气东输等; 中哈输油管道长960多公里,由于路程长,弯道多,还有闸门等影响因素,从输油开始端的总能量就会因为这些因素而不断消耗,最终使流体不能继续向前流动。那么泵站就给流体增加能量,使之能继续克服这些能量消耗,最终到达目的地。;我国现有原油管道最大管径720毫米,例如鲁宁线,而国外最大管径为1220毫米。我国目前天然气管道直径最大的是西气东输管线,直径1016毫米,而国外最大已达到1400毫米以上。我国在管道建设的口径和压力上,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液流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 ;1.沿程水头损失
?? ?定义:液体运动时,由于克服摩擦阻力作功消耗能量,称为沿程阻力(摩擦阻力)。
单位重量液体克服沿程阻力而损失的水头称为沿程水头损失,用hf表示。
产生的物理原因:由于液体的粘滞性而产生摩擦阻力。
产生条件:水流方向、壁面粗糙度、过流断面形状和面积不变的均匀流段上。
说明:在较长的管道和明渠中都是以沿程水头损失为主的流动。;???? 定义:由于液流局部边界的急剧改变所引起的阻力,从而引起流速的急剧变化,加剧液流之间相互摩擦和碰撞而导致的附加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单位质量液体克服局部阻力所损失的水头称为局部水头损失。用hj表示。
产生的物理原因:尽管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各异,但是其物理原因都是由于液体存在粘滞性,任何断面形状的改变,都将引起流速的重新分布,改变了流体的流速。 ;产生的条件:急变流区域。例如通过管道进口、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弯管及阀门的液流等。;3.水头损失叠加原理:
对于某一液流系统而言,如果有若干段沿程阻力和若干个局部阻力,而各局部阻力相距较远互不影响时,如图3-2所示的管流经过“转弯”、“突然放大”、“突然收缩”及“闸门”等处的全流程上总水头损失为所有局部水头损失和所有沿程水头损失的总和(称为水头损失叠加原理)。 ;过度流;水头损失与流速关系 ; 试验时,流速自小变大,试验点都落在与横坐标轴成45°的斜直线OB上,这说明层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 结果表明:无论是层流状态还是紊流状态,试验点都分别集中在不同斜率的直线上,因此可用下面方程表达:
大量试验证实:层流时,m=1,即
紊流时,m=1.75—2,即;(三)液流流态的判别;? 试验发现上临界雷诺数易受外界干扰,数值不稳定。有的得到 ?? ??=12000,有的得到 ????=20000。如在试验前将水静止几天后再做试验, ???值可达到40000~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pdf VIP
- 新能源场站宽频振荡就地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VIP
- 航空公司飞机失事应急预案演练脚本.docx VIP
- DLT 5210.1-20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全套表格最新201至400页.docx VIP
- 巨量引擎2024卫浴行业白皮书.pptx
-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汇编.docx VIP
- 斯巴拓SBT904D2手持操作说明书(二通道232 485变送器).doc VIP
-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pptx
- 15 铁路营业线工程施工安全专项处置预案.doc VIP
- 《小学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五套).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