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店农村文化建设调研.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林店农村文化建设调研

新文化破土新农村 ——关于牟平区玉林店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 喧天的锣鼓敲起来,火辣辣的秧歌扭起来,豪迈的歌儿唱起来,欢快的竹板打起来……今年5月9日,牟平区玉林店镇政府门前西侧的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玉林店镇首届“山水欢歌”农民文化节在这里激情上演,从全镇各村反复“过筛”选送上来的26个节目闪亮登场。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参加表演的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秧歌、腰鼓、京剧、小品、相声、健身舞,参演的节目都是群众想听爱看的“提神活儿”;台上的表演高潮迭起,演员自信、大方,台下的吆喝此起彼伏,观众朴实、自然,台上台下烘托出的都是火一样的热情……在广播电视甚至网络进入寻常百姓生活、各类文艺节目精彩荟萃的今天,一个山区小镇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土大舞台,为什么能搞得如此红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朴素农民如何点燃了心中的“一把火”?带着诸多疑问,区委办公室有关人员近期专题深入玉林店镇走村串户,一探究竟。 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山水小镇处处上演“欢乐大本营” 玉林店镇地处昆嵛山西侧,共有43个村,1.9万人口。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引导下,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全镇文化娱乐活动常态化的村达到36个,组建健身秧歌表演队和鼓乐队29个、庄户剧团3个。每到夜幕降临,各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不管白天农活有多累,晚上到广场上跳一跳、唱一唱、乐一乐,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习惯,用老百姓的话说“一天不跳就痒痒”。 挡不住的诱惑,使惯了锄头的农民走上了“星光大道” 在玉林店镇,各村文化广场上的锣鼓声,就是群众文化健身的“集结号”,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相互招呼着往广场赶,象过节一样高兴热闹。在东埠、占昌口这样比较大的村,晚上到广场活动的群众可达三四百人,场面火爆。西李格庄的扇子舞、大屯圈村的健身舞、北红石头村的交谊舞、上口村的竹板舞、店子村的京剧表演……各村有各村的特色,各村有各村的“绝活儿”。许多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亲眼目睹村里文化活动的红火场面,不由地感叹,“真是想不到,咱农村的热闹劲儿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广大群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喜爱,用“痴迷”二字形容毫不为过。去年8月份的一天,镇里邀请区文化馆的老师到店子村进行指导。当天晚上,许多劳累了一天的妇女晚饭也没顾上吃,空着肚子硬是跟着文化馆的老师学到晚上9点多。“白天上山干活也没见她这么有劲!”有的男人发牢骚,村支部书记也不由叹服“看来这跳舞也能当饭吃!”大屯圈村的妇女毅力更是惊人,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不下雨下雪,天天晚上都要到广场上“过把瘾”。妇女主任解释道,“大家伙在一起跳一跳、乐一乐,既养身体又养精神,有时晚上做梦都能笑出声。” 秀不完的绝活,“乡土艺术家”成了农村的偶像明星 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让众多“乡土艺术家”有了用武之地,她们纷纷拿出绝活、一展身手,成为了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角。占昌口村84岁的王金凤老人,年轻时就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样样精通。听说镇上号召村里搞文化娱乐活动,老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冲冲找到村支书,“大兄弟,咱村要是搞个秧歌队,可不能少了我”。后来秧歌队组建起来,老人成了秧歌队的“主心骨”。她不顾年老体弱,一边张罗能工巧匠扎毛驴、做“旱船”,准备演出器材,一边有模有样地调教秧歌队,精彩的表演让村民看得直呼过瘾。最让老人感到自豪的是,今年她和77岁的妹妹一起代表镇里参加了区里的文艺调演,让城里人都叫了好。 象王金凤老人这样的“乡土艺术家”,在玉林店镇不乏其人,石沟村孙孝奇拉的京胡,技法娴熟,足可以跟区文化馆的专业人员一较高下;上口村妇女创编的竹板舞,形式活泼,简单易学,备受群众喜欢;大屯圈村的健身舞表演队,规模大、曲目多,连跳一个多小时不重样…… 不落幕的舞台,广大农民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艺术节 2010年5月9日,这是一个让全镇群众难忘的日子,玉林店镇党委、政府举办的首届“山水欢歌”农民文化节隆重开幕了。当天,区里的领导来了、各村的干部来了、七里八乡的群众来了,在全镇的文化大舞台上,各村文艺骨干纷纷登台亮相,展示自己的绝活,展现自己的风采,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掌声如潮,火热的场面不亚于一场明星演唱会。颁奖仪式结束后,各村文艺骨干纷纷拉着本村的干部到舞台上合影留念,灿烂的笑脸在瞬间变成了永远。 围绕着文化节节目筛选,全镇还发生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但又动情感人的小插曲。打磨子村的节目落选后,情绪激动的妇女们拦着评委的车不让走,非要问个明白,讨个说法;南庄村酷爱唱歌的妇女主任张作真唱歌老是走调,得知节目可能被拿下,她哭着恳求指导老师“开小灶”,最终靠台下“恶补”如愿登上文化节的舞台;大屯圈村的健身舞表演队由于人数太多,支部书记想裁减一些年纪大的妇女为表演队“瘦身”,结果被大伙儿“狂轰乱炸”了一个多小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