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佐良译作《墓园挽歌》批评.doc
PAGE
PAGE 4
王佐良译作《墓园挽歌》批评
【摘 要】王佐良译所译的诗歌《墓园挽歌》,用的是古诗体,可是连基本的格律都不懂,而且遣词造句也存在各种问题。粗糙拙劣的程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本文依照中国古体诗的传统,对这篇译文逐段予以讨论。
【关键词】格律;押韵;生造词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79-01
王佐良是翻译界的名家。其所译的诗歌《墓园挽歌》,用的是古诗体,可是连基本的格律都不懂,而且遣词造句也存在各种问题。下面对其一一进行分析。
“白昼将残尽,晚钟促落晖。黄犊鸣草原,逶迤缓缓归。田夫荷锄走,赴家意沉昏。玄冥盈天地,孤影立乾坤。”
评:“残尽”、“沉昏”,生造词语。古人的诗词中,从来不曾有过。“沉昏”或许要表达的是“昏沉”之意,为了显得有“文化”,居然颠倒过来使用。另外,“赴家”一词也是全无来历,读来明显觉得生硬。
“夕曛逐黯淡,晚景渐暝灭。万化皆偃息,阴肃笼四野。唯见虫旋舞,但闻语切切。牧铃声思睡,催羊入圈歇。”
评:“夕曛逐黯淡”,“夕曛”就是“夕阳”,那“逐”又是何意?“逐渐”的缩写?或者说,竟是将“逐渐”分成两半,上一句用“逐”,一下句用“渐”?“暝灭”又是生造词语。“暝”是晚上、黑暗的意思,“灭”是消失之意。两个字单独看来,确有关联,放在一起,便不成文字。“野”是上声字,“切”“灭”“歇”都是入声,不能押韵。从这里可以看出,译者对古典诗歌押韵的规则,几乎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没有。“牧铃声思睡”,铃声岂能思睡?近于打油。
“薜荔摇青气,蒙络罩尖顶。栖栖枝上枭,磔磔怨蟾光:窥我私巢久,徘徊未离休。古已长居此,何事扰清幽。”
评:“顶”“光”,就算用普通话读,也不押韵。“离休”是什么意思?“离去”、“休(停)止”的缩写?又是生造词语。“长居此”通,“古已居此”也通,合在一起便不通了。
“峥嵘耸青榆,蔼蔼立紫杉。翳下多荒坟,隆冒蒿草间。隘隘见方穴,寂寂长眠人。欲问谁偃卧,野夫与村氓。”
评:“杉”属下平十五咸韵,“间”属上平十五删韵,天差地远,不能押韵。“翳下”“隆冒”都是生造词语,但还勉强说得过去。“隘隘”又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表达。古代汉语中虽然确实有这个词,却与“狭隘”之义完全无关,改成“狭狭”就可以了。“氓”确实是“民”的意思。从字面上看,也?S比“民”显得有“文化”一点,但是与“人”字却不押韵。“人”“民”都属上平十一真韵;“氓”属下平八庚韵。就算用普通话读,氓也是读méng,与“人”的读音相差甚远。
“侵晓花香郁,翦翦风轻唤。茅庐草堂下,家燕语呢喃。司晨雄鸡啼,行猎号角鸣。陋榻一已卧,万声莫能醒。”
评:“唤”“喃”一仄一平,不能押韵。“郁”字不符合表达习惯。其实,古典诗词中,“郁”字确实可以独用,但是后面往往要再跟一个词,如“郁缠绵”“郁嵯峨”“郁盘桓”之类。“轻风唤”,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习惯。风有口乎,岂解唤人?只有在一些“戏作”,或者杨万里的绝句中才能偶尔见到这样用。姑且当作是出于异化翻译的需要。“茅庐”即是“草堂”。两个词连用,便成累句。
“炉膛火烁烁,主妇忙夜活。烧饭兼添火,此景已不复。娇儿尚学语,哑哑迎父归。爬膝争宠爱,斯景亦难追。”
评:“膛”字在古诗词中极其罕见。“炉膛”更是从来没有过。明明用“炉中”就可以了。“夜活“、”烧饭“,大白话。“忙夜活”可以改为“夜炊爨”。
“昔往镰刀利,行处皆披靡。瘠土硗薄地,犁沟亦能理。驱驾于南亩,耦耕欢时务。千斤挥巨斧,群林纷鞠伏。”
评:“瘠土硗薄地”,重复??嗦,与前“茅庐草堂”同病。“鞠伏”,生造词语。大概又是“鞠躬”“俯伏”的缩写。“务”是去声,“伏”是入声,不押韵。
“妄者莫嘲讽,劳碌终有功。微贱无须叹,家乐可颂扬。蓬户家史短,简略不足耀。权贵或有闻,无为相讥诮。”
评:“功”“扬”不押韵。“耀”,在古典诗词中,特别是单用而又不带宾语,一般就只有“照”的意思。
“炫炫之豪族,煌煌之王侯。美貌所招徕,财货所添购。最终皆难免,灰飞烟灭时。荣华何足道,百年归丘垄。”
评:“侯”是平声,“购”是去声,只在普通话中才押韵。“时”“垄”则干脆不押了。“最终皆难免”,特别是“最终”两个字,又成打油腔了。
总评:不问内容,只从字面上看,这篇译诗便有这么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格律。古体诗不讲平仄,但是最起码要押韵。而译诗中,要么是误押,要么是干脆不押。二是措词。译诗中有许许多多生造的词语,有时明明一个很正常的表达,为了显得有水平,也要硬改一番,改得不伦不类,比如“沉昏”。这些生造的词语,有的不知所云,如“夕曛逐暗淡”,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