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1轮总复习专题2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
《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
(1)理解层级(B级)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级)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考情总览
文言文试题从文本选择、题型题量、设题角度及要点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把追求新异作为目的,可以说这一板块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最具信度的一部分。但18套试卷也在这种大趋势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出地区间的不同特???,总体来看体现以下特点: ;
1.选文体裁多样,形式丰富。
从2009年高考选文来看,大纲考区共有北京卷、湖北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涉及传记,其他省份选用了多种体裁的文章,如四川选择了散文,湖南选择了序言,重庆选择了论说文。;2.题材健康向上,内容相对陌生。
叙述类选文除极少数篇目略显消沉外,多是积极阳刚的作品,主人公为人或孝友,或机智;为官或勇敢果断,或勤政廉明。如2008年全国卷Ⅰ中刚正不阿的廖刚,2009年北京卷中有眼光识时务的叔孙通等。值得注意的是,史传类传主往往不是历史上特别著名的人物,论说、笔记文章作者也不是特别知名的作家。;
3.设题形式固定,考点各有侧重。
从2009年考查情况看,用一段文言材料通过主客观题形式考查各知识点的传统作法有所变化,如湖北卷就选择了内容上有一定联系的两段文言文进行考查。从考查内容看,实词考查仍是考查重点,所有考卷都有涉及。虚词考查虽相对较少,但仍然是考查重点,且都在大纲规定的考查范围内,如江西卷考查了
“为”“所”“之”“乃”,四川卷考查了“而”“因”“以”“乃”。;
4.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翻译题仍然备受青睐,2009年18套试卷无一不涉及文言翻译,分值在8~10分之间,继续凸显了这一文言考查重点。另外,主观题中还有文言断句和简答题,如2009年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试卷涉及北京卷、江苏卷、广东卷等;以简答形式设题的试卷有上海卷、福建卷、江苏卷和湖南卷等。;
《考试大纲》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本讲内容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关于文言实词,《考试大纲》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 ;
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见分点训练)。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特别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
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又如“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今指行走。“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丈夫”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牺牲”,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这都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届高考数学要点回扣-第一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
- 2011届高考生物第1轮基础自主梳理复习9.ppt
- 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
-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十九讲分类讨论思想.ppt
-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7种模式.ppt
-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十五讲两个原理、二项式定理.ppt
- 2011年12月京东商城框架电梯液晶平面广告效果评估报告_1[NXPowerLite].ppt
- 2011届高考语文复习_高考文言文复习方略课件.ppt
-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专题突破复习课件_扩展语句.ppt
-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1.ppt
最近下载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护理.pptx VIP
- 压疮品管圈成果汇报PPT幻灯片.ppt VIP
- 车险承保方案.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合集(第一讲-第十六讲)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大纲.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与建设关键问题探讨.docx VIP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 VIP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__.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pdf VIP
- 民事诉讼法中案外第三人对执行的异议之诉.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