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分子的自我期许.doc
PAGE
PAGE 4
知识分子的自我期许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超然于社会其他各阶层之上,素为国人敬重,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则有一种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孟子?尽心上》载:“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尚志”就是崇尚节操,努力建造精神家园,具有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换言之,士在人群之中,乃是能志道、明道、行道之人。
古时候的士,原是贵族出身的武士,他们不仅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有“食田”(《国语?晋语四》)的生活保障。而且在政治上也相对独立,能制约和限制王权,如:西周末年的国人暴动致使厉王流于彘。又如,春秋时代的卫懿公好鹤,引起士人不满,士人均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左传》闵公二年)结果,懿公死,卫大败。可见,士有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他们所行之事,乃是出于“自由”意志,他们会自己决定效忠于谁,当王贪婪暴虐时,他们就会起而抗之。故而,士是一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
士是中国社会的中心,是灵魂人物,有理念和信仰,常常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而不仅仅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读书人而已。今日的知识分子,虽近似古代的士,其实并不相等。今日所谓的“知识分子”,只是接受高等教育,从事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工作,劳心而不劳力者,他们虽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却难以真正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批判功能,亦缺乏一种大无畏的宗教牺牲精神,因此,知识分子要真为士,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要自我激励,时刻警醒的。如何自我期许为士呢?《论语?泰伯》篇曾子所说的话,最值得我们效法和称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认为,要当一个士,必须要有两种涵养功夫,一是弘,一是毅,弘而不毅,固难持久,毅而不弘,则气量狭窄,所以弘与毅两者均不可偏废。既弘且毅,才能“任重而道远”。所以朱熹肯定“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四书章句集注》)。“弘毅”二字,原本就有博大的意蕴。弘者,广大也,这里包括了两层涵义:一是眼光的远大,一是心量的博大。《朱子语类》云:“所谓‘弘’者,不但是放令公平宽大,容受得人,须是容受得许多众理。若执著一见,便自以为是,他说更入不得,便是滞于一隅,如何得弘?须是容受轧捺得众理,方得。”说的便是“士”必须要有远大的眼光,由此远大的眼光而有远大的理想。所谓“心量的博大”,是指“士”除了要有远大的眼光外,还要有恢弘的心灵,“仁以为己任”,面对世间一切人、事、物,皆当依其仁心,具有道德责任感,公平果决。这种态度,即陆象山所谓“宇宙内事,即己份内事,己份内事,即宇宙内事”的态度。士对一切无所舍弃,无所逃避,而所负的责任,亦是至为重要而无限的,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所以曾子理想中的“士”可以说是社会的中坚,灵魂人物。他们充当精神的向导,引领世人为实现正确的价值理念而奋斗,甚至可以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具有“见危致命”、“杀身成仁”的气概。从这个层面上说,孔子、曾子观念中的“士”更接近道德标准上的“君子”概念。
“士”除了要“弘”,也需要“毅”。毅,强忍也。不如此,则遭遇逆境,极易灰心而失去斗志,故“士”须有“毅”的修养,才能“任重道远”。那么,如何涵养“毅”的功夫呢?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有一定的自觉,且有信心与希望,否则仅仅只是一个苟安苟活的人,不但无法实现理想,还无法面对自己的存在,如果转而求得他人的承认,则已开始成为他人精神上的奴隶,士之独立人格没有了,自不能“任重道远”。所以士当既弘且毅。曾子以此论士,正所以自述其志。
那么,如何才能造福百姓,改造社会,实现“仁以为己任”的理想抱负?只有进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政治领域,换句话说,必须出仕。曾子并不反对做官,但曾子认为士人在仕与不仕之间,应有自己的原则与操守,在进与不进、仕与不仕、退与不退之间,决定的因素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义”字。义利之间,是荣辱之所在,士必须持身有所遵循,做事有所执守。以“义”为理想的追求。是故“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役其身”(《大戴礼记解诂?曾子制言中》)。这是曾子终生贯彻的。曾子认为,具备辅佐幼君、摄国政的才能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当有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可夺的志节,“辱若可避,避之而已;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春秋繁露????林》)。对于不义之处则避之唯恐不及,义之所在,则不顾一切完成,就算是牺牲生命也绝不辱没、违背道义,若是所知正确,所言得当,所行为正道,则应具有守死善道的担当精神。所以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大丈夫气概,是对“死而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