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越火山口,饱览“上花园”.doc
PAGE
PAGE 5
翻越火山口,饱览“上花园”
从长白山南坡穿越到西坡是一路下行,有如闲庭信步,轻松自如,然而从西坡穿越到北坡则是一路上行,特别是要翻越火山口上的几座峥嵘险峻的山峰,如同探险,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胆量,也需要有一定登山经验的领队才能完成。我约了精于此道的长白山自然博物馆馆长朴龙国,他带了三名助手到长白山西坡和我的一行(也是四人)会合。
我了解到,近几年,一些韩国游客严重违反了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法律,擅自开辟了一条沿火山口从北坡到西坡(或西坡到北坡)的探险旅游路线。据说中韩两国有的相关旅行社也参与其中。然而这种已经深入核心区的旅游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却没有人考虑。这种翻越火山口的考察,甚至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迄今也都还没有人组织过,这尤其令人不可思议。
长白山的高山苔原以海拔两千三四百米处为界,可分为上下两个亚带。下部为高山常绿矮石楠灌丛亚带,也是云间花园最绚丽璀璨之处,可以称之为下花园;上部是高山半荒漠亚带,这里气候更加恶劣,土壤更加瘠薄,植物也更具顽强的生命力,可称之为上花园。我们准备翻越的就是上花园上部的一片区域。
时值雨季,长白山终日被云封雾镇,难得一窥她的花容月貌。然而登长白山是不能等到天晴再出发的,这是因为山下是艳阳高照,山上也常常风雨交加。所以不能在山下等,只能在山上等,以便不误时机。
长白山的天气预报一向以不准确而饱受诟病。长白山有自己的脾气,根本不理睬人们对它的“预报”,也丝毫不顾及气象部门的面子,一向我行我素。我们在长白山的下花园逗留多日,每天都沐着“太阳雨”进行考察、拍摄,几天之后终于失去了耐心,再也不管天气如何,定于七月中旬的某一天,一定要完成期待已久的火山口的穿越之旅。
凌晨出发,但到达徒步登山的地点已是9时,抬头看天,似乎还不错:阴间多云。为了开发旅游,长白山西坡修了一条从松江河上山的公路,大客车可以一直开到距梯云峰和青石峰之间的火山口约2公里的位置。剩下的???铺有石阶。登上石阶,站在中朝界碑处,可将天池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想起20多年前,车只能开到海拔约1700米的边防哨所。那里是山谷中一片无比繁茂的林野花园,一条欢快的小溪在花丛之中潺潺流淌;被边防军人巡逻时踩出来的小路,沿着林缘若隐若现地向前延伸。差不多要走3个小时,穿过齐膝的高山草甸,爬上“喘气坡”,经过“老虎背”,才能到达火山口看天池。喘气坡生长着一片高耸八云的云冷杉和落叶松,坡度超过40度,爬上去没有不喘气的。老虎背是五彩斑斓的苔原铺就的坡脊,形状像老虎的脊背,颜色又像虎背上的花纹。喘气坡、老虎背不仅是观天池的必由之路,而且其本身也是旅游途中的两大奇妙景观和两种难得的旅行体验。而今的旅游开发却越来越远离了旅游的真谛和本意,省却了一切过程,便捷、舒服,却失去了旅游的情趣。毫不考虑景观完整。性和生态影响的道路建设,又把好端端的一座大山糟蹋得不成样子!
被韩国游客和旅行社擅自开辟的探险旅游路线的西坡起点,位于登山石阶的中途。可以清晰看见人踩出的小路伸向云雾之中的青石峰。
青石峰海拔2664米,由青色玄武岩构成,高耸挺秀,峰顶有个峰状突起,一字排开,形如玉柱,故又称玉柱峰。爬上青石峰峭拔的峰尖,沿着锯齿般嶙峋的火山口下行,只见前方一座更为险峻的峰状突起直刺苍穹,高耸面前,这就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峰,海拔2691.9米的白云峰。如此近距离地观赏白云峰,对我们一行的每个人来说都属首次。有古诗云:“看罢归来回首顾,白山依旧白云封”。此时此刻,白云峰名副其实地被烟雾缭绕,云锁峰尖。这一带火山口是风云故道,经常像掀开锅盖的蒸锅一样雾气翻滚,云起云飞。
说到长白山的形成要追溯到第三纪末,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长白山地区发生隆起和断裂,开始了强烈的火山活动。在第四纪,以今天天池为中心爆发了多次火山活动,使长白山的中心部位不断抬升。我的好朋友,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曾形象地描述长白山的形成史,他把这座大自然圣殿的建造分成五步曲。
第一步:平整土地。3000多万年前,长白山地区发生多次喷发,炙热的玄武岩浆从地下裂隙缓缓涌出,填平了大地上原有的起伏地形,凝固成玄武岩高原。
第二步:打造基础。在玄武岩高原上,长白山又一次喷发,岩浆在裂缝两边堆积并层层叠加,形成圆状的熔岩台地。这个台地就是长白山火山宫殿的基础。
第三步建造宫墙。长白山的后几次喷发改变了形式,从沿着裂隙缓缓涌出岩浆,转变为沿着筒状管道猛烈地爆炸式喷发,从而堆砌成圆锥状的火山锥体。
第四步:加盖屋顶。距今60万年至10万年间是长白山火山的又一个活动期,发生了4次爆裂式喷发,继续加大造锥运动,终于形成和日本富士山一样有着完美尖顶的火山锥体。成为海拔可能超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