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文学的一道风景线.doc
PAGE
PAGE 6
西部文学的一道风景线
《宁夏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散文卷》(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虽然只有33万字,但它收入的是52位作家的72篇作品,因此它的代表性和涵盖面是宽泛的。通读这本集子,读者可以看出宁夏作家近年散文创作的一些趋向。
一、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这本集子呈现了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书中我们看到,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题材、形式和手法的多样性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丰富多彩和生气勃勃的散文生态。从题材上说,这些作品有写城市的,也有写农村的;有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个人的情感和家庭生活的,还有写纯粹的心灵世界的;有写当代的,也有写古代的(如杨天林的《远古的梦幻――走进古代宁夏》);有写人的,也有写景的,写植物的,甚至有写小动物的(如魏邦荣的《燕雀为邻》、朱世忠的《给瓢虫们致敬》)。从形式上说,有长篇也有短章;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也有说理的随笔杂文,还有散文诗。在手法上,有写实的、近距离透视对象的,也有幻想的、远景式地呈现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体现着青年作家们拓展散文的表现空间、探索散文艺术的可能性的持续和艰苦的努力,证明着宁夏文学的活力,同时也揭示了宁夏文学的潜力,预示了宁夏文学的乐观的发展前景。
二、对乡土的热爱和对时代进步的肯定。
在这些散文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了青年作家们对宁夏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恋。比如火会亮的《随笔二则》、冯雄的《活在西海固》、韩聆的《遥望故土》、杨建虎的《在老家的屋檐下读诗》、洪立的《黄河岸边是我家》、王跃英的《生命中的一段历程》、马丽华的《黄河三章》……等等,这些作品流淌着作者对故土、对宁夏的壮美山河的热恋和自豪,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同时,这些作品又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紧扣着当代生活跳动的脉搏。与一些地区的作家作品有所不同的是,宁夏的青年作家们对时代的变迁、对今天宁夏大地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是一种正面的、热情的和充分肯定的态度。比如张学东的《尘埃中扬起的脸》,作者写他少时生活过的一个城乡结合带,平地拔起的住宅楼永远终结了过去的那个乡村,土地和宅基地被开发掉了的农民搬进了崭新的单元楼房。这个过程像做梦一样快速和恍惚。人们当然怀念曾为自己一家几代人遮风挡雨的旧宅子,怀念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然而,也仅仅是怀念了。作者在平静的叙写中肯定着这种“恍若隔世”、“令人惊叹”的改变。拜学英的《西海固的麦客子》,写祖祖辈辈在瘠薄的黄土地上刨寻着生活,“下的是头等苦,挣的是血汗钱”的麦客子们的今昔苦乐。昔日仅为果腹和养家糊口的麦客子们,如今却是抱着一种“逛世界”的心态赶麦场。作品荡溢着作者对社会发展的喜悦之情。周晓豆的《颠簸的老柜》,通过一只传自祖父、陪伴并见证了自己一家人在宁夏30多年生活变迁,最终被捐献给影视城的木衣柜的“历史”,描绘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对现代性所产生的科技发达物质发展和物欲横流人性沉沦的裂变,在现代性程度较高的地区和都市,作家选取一种批判的或反思的姿态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地处西部、经济和文化尚欠发达的宁夏而言,每一点滴的发展和变化可能都相对地更为艰难,也更为可喜。青年作家们对时代生活的肯定性描写,正是来自他们对宁夏的历史和现实的真正了解和体察。
三、从直面生活的复杂性中进行深刻的人生思考。
宁夏的青年作家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并不是简单的、单维的。他们也直面着现实的复杂性和严酷性,一些作品也表现了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苦闷。季栋梁的《生命的节日》通过高考对每一个中国学生尤其是农村青年的残酷的考验,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与人生问题的诸多思考。作品以第一人称写“我”作为一个农村考生连续四年才考上大学的经过。表面上是写“我”的高考经历,实际上是写一个农民父亲为供养儿子读书而含辛茹苦的顽固和坚韧。而父亲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期盼儿子考上大学,并不仅仅是出于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普遍愿望,而且还是出于一种对自身尊严的争取。作品提到父亲申请房地基,跑了多少趟也没批下来,而有人偏偏一批就是两处,因为此人有一个在县里开车的儿子。这件事让父亲“认识到了种田人的可悲与无奈”,所以“多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来打点种田以外的事”。“我”考上大学并参加工作后,给父亲买了一瓶四百多元的酒,但他一直不喝,认为“酒没有贵贱,只是心情有贵贱”。一个老农民对尊严与社会公平的渴求,以及这种渴求只能通过儿子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满足,这篇作品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是沉重的,发人深省的。
彦妮的《石头记》和《盐的滋味》,叙述打工生活的艰辛,表现了民工们在苦难的命运面前强韧的生存耐力和生存智慧。漠月的《马儿庄笔记》在描摹乡村的儿童和农民艰难的日常生活真相的同时,进行了作家的自我反省。阿舍的《小席走了》,生动刻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岛津GCMS-TQ8040教材说课.ppt
- VCSEL原理及驱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pdf VIP
- The English Patient-英国病人-英文剧本.pdf
- 井巷工程质量管理制度.pdf VIP
- 抖音实名认证协议书.docx VIP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上海牛津英语9AU2E3教案.doc VIP
- 阻燃ABS AF312C-NP ROHS 韩国LG公司SGS报告.pdf VIP
- 2024-2030年中国干冰颗粒喷丸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