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doc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
中国 的版图究竟为何?大陆的说法是老母鸡, 台湾 则采秋海棠之说。同样是中国人,读的也是中国书,但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 历史 图像和世界观,都有显著不同。夏禹的故事中国人都不陌生,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里他是位贤君,治水有功,百姓对他很感恩因为他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很贤能而受诸侯拥戴,开王位传弟、传子之局。大陆则采反面说法,指因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长後,权力增加,谁不服从他的领导就要受处罚,他的家庭因而取得特殊地位,禹死後、他的儿子启破坏了部落联盟首领的惯例继位,从此世袭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度,有趣的是,香港方面将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始溯及到信史开端的商朝,夏朝不谈,大禹和世袭的关系 自然 不知。但对大禹的治水的功倒是十分肯定中学一年级的课本中描述禹经过十三年的不断努力终于把洪水治平。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深得人们的敬佩。有关品德修养的课程,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又如何呈现?香港高中教师詹应南认为由于香港并没有公民 教育 课,有关品德修养的精神全融入各科教材内,比如说化学课本文中特别提到做实验要注意节俭,不要浪费材料。相对于香港的教材走向,大陆和台湾似乎倾向将品德教育放在单一的课程中,但两岸的重点又不相同。举例来说,孝亲敬长的道理两岸都重视,但究竟出于何因?台湾的公民教材说是为表达由衷的感激及敬意大陆则说为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不同的意识型态
两岸三地的教科书 内容 有同有异,差异的部分,经过专家的比对,认为“远超过事先的想像”。虽然是否应以 政治 来领导学校教育、掌控教科书内容,是个值得讨论的议题。但台北师范学院教授欧用生指出,放诸世界各国,大量很少政治领导人能不重视学校教育内容,或不将政治意识融入学校教材中。特别是意识型态,台湾、大陆两岸的教科书差异最大。两岸教科书据以为编写标准的各科编写大纲上(台湾称课程标准,大陆称教学大纲),一信奉三民主义,一信奉共产主义,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政杰指出根本的差异。尽管各有信仰依据,但比较起来,大陆从教学大纲到内容,充满...及 社会 主义的意识型态,(摆明了教育就是要为政治服务,)黄政杰说,台湾的编写大纲上虽也涵盖三民主义的精神,但在文史科目课本上写来模糊而抽象,总希望大家都可接受,而非为少数党派或利益团体服务。大陆教学大纲的政治指导原则,在语言历史等人文学科有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服务(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大纲)等说法;就连看来跟政治毫不相干的生物课程,也可以“通过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的 学习 使学生学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要求”。以“务实”为教材倾向的香港教科书对于意识型态避之唯恐不及,对于历史事件的叙述以事实为主,论及冲突的因素,也尽量避免优贬之词而将优劣点并陈,比如对于秦始皇这位两岸教科书所熟悉暴君,香港中学的教材中以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来论述他的施政即使是大陆、台湾两岸都痛贬的;焚书坑儒也有积极方面。除了藉以巩固政权外,对树立统一观念和消除割据意识,也有一定的作用:消极方面,则是“箝制思想……令许多人士反感…。下令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极大的损失。
谁最爱国?
台湾、大陆两岸教科书对于意识型态的贯彻方式,大体可以形容为坦白直率(大陆)对模糊暧昧(台湾〕,这在小学教材中就可明显看出。大陆地区小学六年级的思想与道德课本上有这样一篇附录:
我爱万里长城,我爱江河;
我爱五星红旗,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间我最爱什麽?
一句话:
我最爱我的祖国!
很明显地,这课教的是爱国。看到这样的写法,年纪在四、五十岁以上在台湾成长的中年人士,也许会发出会心一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师大教授黄政杰说。但是那样歌颂昂扬的 时代 ,毕竟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的国小生活与伦理课本,爱国的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天,爸爸带龙龙去苗栗大湖采草莓。他们在苗栗山脚下看到一座塔。龙龙间,那里供奉哪个神?爸爸回答说:那里供的不是神,而是领导台胞抗日的罗福星烈士,他是祖籍广东,出生在印尼,後来迁回广东,因而有机会学习中国经史诗词等,奠定良好国学基础的中国人。除大湖乡采草莓外,在生活与伦理课本上,爱国的主题尚有到故宫看文物、田单复国等。
已所不欲VS.爱憎分明
强调对政治领袖的尊崇,是传递爱国思想的重要方式,在台湾、大陆两岸的国小语文课本上,出现了不同的领袖形象。欧用生的 研究 指出,台湾在出现孙中山跟蒋中正时,主要描述二者小时候好学、上进,又有爱心等。但大陆的毛泽东出现时,则是穿著一件旧棉衣舍不得更新,要部属千方百计劝说才换上一件新棉衣;要不就是他小时帮阿婆收稻谷,将自己一份收成,给穷苦的伙伴:此外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