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 厉害了! 忠于初心的“超导”贤才.docVIP

赵忠贤 厉害了! 忠于初心的“超导”贤才.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忠贤 厉害了! 忠于初心的“超导”贤才.doc

赵忠贤 厉害了! 忠于初心的“超导”贤才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4.2K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两年后,他的这一“超导”发现获得诺贝尔奖。   2017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赵忠贤凭借超导领域的研究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半个世纪以来,赵忠贤的名字一直与我国超导发展紧密相连。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要探索高温超导体,最早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他在高温超导研究中两次实现重大突破……荣誉等身,赵忠贤从未自满。   低调的赵忠贤,从事的是超导研究,保持超导状态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一路走来,许多人看到的是鲜花,其实他的科学之路不乏阻力。研究物质世界超导现象的他,在生活的世界也在寻找一种方式进入超导状态。他能把每一次遇到的绊脚石,都当作不断攀升的垫脚石。   在许多人眼里,赵忠贤就是个带着东北口音的逗趣老爷子。走近赵忠贤,对“超导”、对“生命的阻力”会有新的认识。   “醒得早”的“北京的赵”   通常状态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都是“单兵作战”、单独行动,这时候就有了电阻;如果电子们紧紧地手挽着手,联结成对子,连接的越多、越紧密,就越通畅,电阻就越小,最终达到零,也就是超导。超导临界温度很低,广泛应用受到影响。正因如此,超导竞赛一直在全世界悄悄进行着,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目光。   令科学家困扰的是,超导体的转变温度有一个极限值。科学家麦克米兰根据获1972年诺贝尔奖的BCS理论计算,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K为开尔文温度常用符号,40K约为零下233摄氏度),他的计算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同,40K也因此被称作“麦克米兰极限”。   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我国一批年轻学生和学者被派往国外学习。次年2月,赵忠贤借此机会到英国剑桥大学冶金与材料科学系超导组进修。在剑桥大学,他的指导老师艾维兹博士提出了一个供他选择的研究范围,于是他开始了有关第Ⅱ类超导体中磁通流动问题的研究。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赵忠贤发现了第Ⅱ类超导体量子磁通线在不可逆运动过程中,从非线性区到线性区转变的临界点和临界电流呈线性关系。最初他的导师艾维兹博士对这一结果很怀疑,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测量和研究,怎么别人没发现?为了证明普适性,赵忠贤又从实验室可以找到的其他类型的材料做实验,这是被很多小组已经研究很透的合金,能否看到他在上述系统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个考验,结果成功了。对此,艾维兹博士说:“如果我的博士生能在三年内做出这样的结果,那就会令我非常满意了。”艾维兹推荐他到第十四届国际低温物理学会上报告,因当时的情况他不能去,由一位同事代为报告。   1975年9月,赵忠贤回国。随后几年,他的研究几度受阻,项目批不下来,甚至连“摊儿”都被解散了。但梦想总在冥冥中召唤,指引赵忠贤历经万难,初心不变。   他的工作就是在与阻力做着无休止的抗争。消灭阻力,不断地寻求克服阻力的条件和方法。当一个温度极限被突破,电流畅通无阻的流动起来,而就在此时,另一个阻力极限又已经在等着他了。伴随着科研的进行,总是在关键时刻有一些磕磕碰碰,好像就爱给他制造点小麻烦,来一点障碍。而他在不断地寻找阻力和消灭阻力。事业追求与科研的对象,于他竟然在一种阻力的辩证统一中达到了和谐。   1977年,赵忠贤在《物理》杂志上撰文,指出结构不稳定又不产生结构相变可以使临界温度达到40~55K,并提出复杂结构和新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80K。挑战由经典理论推导出的麦克米兰极限,以至于当时不少人认为“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那场争分夺秒的超导竞赛中,赵忠贤团队在极端落后的实验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设备,赵忠贤就带领团队用“淘”来的闲置品改造,他戏称为“土炮”,连烧样品的炉子也是自己动手制的。“别小瞧我这‘土炮’,管用着呢!”尽管条件艰苦到在被窝里捉老鼠,但赵忠贤仍旧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相对劣势没有那么大。   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极大毅力的工作。也许是对“阻力”有更深刻的了解,赵忠贤不喜欢渲染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相对于其他科学研究来讲,超导材料探索不需要特别高级复杂的仪器,我愿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去研究。”   多少个不眠之夜,反反复复的试验――累了,赵忠贤就在椅子旁和桌子上靠一靠;饿了,就煮面条。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和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别看现在这个样品不超导,新的超导体很可能就诞生在下一个样品中。”终于,1986年底,赵忠贤的团队和国?H上少数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一举颠覆被奉为圭臬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传统理论崩塌,世界物理学界为之震动,“北京的赵”在国际著名科学刊物上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赵忠贤团队还发现了70K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