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孤岛”时期的“文汇”风骨.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孤岛”时期的“文汇”风骨.doc

追忆“孤岛”时期的“文汇”风骨   几年前,山西繁峙金元宝案中,4家媒体11位记者受贿,声讨之声犹在,而如今“封口费”事件又起。山西霍宝干河矿难,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炒得沸沸扬扬,令新闻界蒙羞失色。不仅伤害着民众的信心,也刺痛着每个有良知的新闻人……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传播者实负史家之重责,应该不侮今生不欺后人。“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良史生死不屈,何况蝇头小利?当此“封口费”风潮,抚今思昔,不禁感慨万千。一部中国新闻史,是中国新闻界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事迹、可感可传的正气历历犹在。而“孤岛”时期的《文汇报》(1938.1.25-1939.5.18),正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孤岛”时期的《文汇报》,是当时著名的“洋旗报”,是“孤岛”上海最优秀、最突出,也是办得最早的一张大型民办爱国报纸。其风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正义感;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3.玉碎精神。深入研究此期《文汇报》的风骨,可以更好地弘扬其爱国爱民族的正义感、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时,文汇报人不惧牺牲、不为利诱、坚持正义的高贵品质,足以给当今新闻界以历史的启发和现实的鞭策。      巧挂洋旗真抗日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退,上海沦为“孤岛”,日军勒令抗日报刊停刊。是月28日,日军强占国民党设在租界的新闻检查所。12月13日,南京陷落的当晚,日军通知各华文报纸从次日晚上起,所有新闻须经检查,否则不得刊载。爱国报纸不愿接受敌人检查,只好迁移或停办。至此,上海从全国抗日宣传中心几乎变为抗日宣传的真空地带,300万“孤岛”人民耳塞目盲,不知抗战局势如何,不知民族命运怎样……   12月16日,为应付日军新闻检查,美商《大美晚报》发行人史带(C.V.Star)发表启事,声明《大美晚报》华文版和英文版同属一家,皆“服膺报纸言论自由之精义”,绝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检查”。这对于“孤岛”上抗日的中国报人是一种深刻的提醒:外商报纸不用接受检查。于是,上海的爱国报人,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创办起各种“洋旗报”,在外商旗号的掩护下,拒绝日伪检查,进行积极的抗战宣传。   1938年1月21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主持的《每日译报》挂英商招牌创刊。4天后的25日,《文汇报》也应运而生。《文汇报》雇请英国人克明作发行人,并成立文汇有限公司,董事会由中英董事各5名组成,英籍董事有克明、小克明(克明之子)、劳合?乔治、洛特、萨埃门。代价是,每月付给克明薪金300元,小克明也以董事会秘书名义领取100元,其余3位洋董事每人每月车马费100元。创刊号上,即以克明的名义发表《为本报创刊告读者》,提出“本报本着言论自由的最高原则,绝不受任何方面有形无形的控制”,并郑重声明“本报刊行,绝非为投机取利,而实为环境需要而产生,故必竭本报同人之力,为社会服务”,表示要拒绝日伪检查、为“孤岛”人民竭诚服务。   虽然《文汇报》的抗日宗旨在发刊词中表达得比较委婉含蓄,但是具体到新闻报道和言论上,其抗日立场则毫不含糊。创刊号上,便以醒目的标题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津浦线发生激烈战华军两路包围济宁》的新闻,向人们报道了日军一部在津浦线附近被我军歼灭的喜讯。而且,这一做法贯彻始终。据统计,在出版的477期报纸上,有406天的头版头条都是于我有利的抗战消息,占85%,而且都是数条战讯集纳编排、大字号多行标题。遇到重大战事,不但以大量篇幅和显著地位予以追踪报道,而且调动多种新闻手法配合。譬如台儿庄战役,从3月19日拉开战幕到4月10日战役结束,历时23天,《文汇报》除4月3日因蒋介石当选国民党总裁做了一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外,其余都以特大号字做标题,在头条地位突出刊登台儿庄及其外围的战讯,并且刊发社论配合报道。如4月1日的《津浦大捷后》;4月3日《中国抗战的新基础》;4月9日《中国之军人魂》。   由于《文汇报》从新闻、评论到副刊,抗日色彩都非常浓厚,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可以说是一纸风行。具体表现,一是发行飞速增长。不到半年,即从创刊初的1万多份,增加到5万多份,成为当时“孤岛”销量最大的报纸,超过了《新闻报》(因接受检查而销量下降)。二是广告激增。“孤岛”时期《文汇报》出版约16个月,第1个月,《文汇报》的广告版面平均每天约0.93版,到第7个月增加到平均每天8.5版,是第一个月的913%,半年时间增加8倍多。三是报纸版面急剧扩张。《文汇报》创刊时出对开一大张4版,后多次扩张,到7月17日,共扩版5次,半年内扩展到日出对开4大张16版。      威胁利诱不动心      日军控制“孤岛”宣传阵地,为的是要扼杀上海的抗日宣传,现在《文汇报》竟然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而且深受上海民众的欢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