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守义:演讲与口才培养的先行者.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守义:演讲与口才培养的先行者.doc

邵守义:演讲与口才培养的先行者   他是我国建国后第一个开设演讲课的高校老师,我国第一位演讲学教授。他是我国第一本以演讲、口才、交际为主旨的刊物――《演讲与口才》的创办人,刊物创办25年来畅销不衰,最高时一月发行113万册。   他是我国建国后第一部演讲学专著《实用演讲学》的作者,此书发行量到目前为止,在演讲、口才类书籍中始终名列第一。   这位在演讲领域创造了诸多第一的人,就是我国著名演讲教育家,《演讲与口才》杂志社社长,吉林传播学院院长,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邵守义。      立志当老师,杏林之家走出口才超群的育人园丁      邵守义,1937年生于吉林省东辽县一个中医世家,自幼聪慧睿智,尤其喜欢看书、讲故事,小嘴叭叭的,能说会道。1955年邵守义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市名校“吉林一中”。开始高中生活后,邵守义逐渐萌生了一个愿望――长大后当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这个愿望,与父亲对他的期望相差甚远,父亲原本希望他继承衣钵,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难能可贵的是,邵守义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家长,当他看到邵守义的兴趣不在学医时,就随了他的心愿,于是邵守义高中毕业后便考入了刚刚成立不久的天津师范学院。入学后,邵守义在古城天津深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沐浴着海河的晨风暮雨,每天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中,除了专业课外,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随着文化底蕴的不断增厚,邵守义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学间辩论什么问题时,他不仅能非常轻松的引经据典为自己的观点找到有力依据,而且能把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巧妙的融化到话语中,说话非常有感染力。   寒来暑往,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邵守义顺利完成学业,并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圆了自己的教师梦。当了教师后,在三尺讲台上,邵守义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枯燥的书本知识,一经他的口,立即变得生动起来,他很快成了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后来,吉林师范学院发现了他的文学功底和授课才能,于是千方百计将他收入了麾下,并委以重任,让他担任了中文系的写作课老师。   大学毕竟不是中学,邵守义能否在高校的讲台上一如既往的挥洒自如,师院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拭目以待。邵守义的一些学生,现在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听他讲课时的情景,曾这样描述:那是隆冬季节的一天上午,天上飘着薄薄的雪花。写作课排在第四节,同学们知道今天讲课的是邵守义讲师,第三节课一下课就围在一起议论起来,听说他写过小说,编过话剧,其中话剧《回师北上》,不仅在全国获奖,还进京演出过,邵老师一定举止间透着儒雅之气。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整齐的坐好后,目光一起投向教室大门。门开了。一位身穿黑色粗布工作服大衣,身体瘦的用骨瘦如柴形容都一点不为过的中年人,头顶着融化的雪水,出现在大家面前,同学们顿时觉得大失所望。更令同学们失望的,是他手中连教案都没有,只捏了几张稿纸,大家的精神一下懈怠下来,注意力有些分散。   然而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邵守义一登上讲台,两眼立即放出自信的目光,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快速从同学们身上掠过后,他朝大家深鞠一躬,开了口。先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话锋一转,马上步入主题。他侃侃而谈,话语抑扬顿挫,风趣幽默,没有任何哼哈吱唔、照本宣科的学究之气,短短几分钟学生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他的讲授中。整堂课邵守义讲的酣畅淋漓,学生们听的全神贯注,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铃声响了。下课后,学生们大呼过瘾,一下子围到邵守义身边,簇拥着他走出教室,一直到了食堂才散去。从此,学生们口碑相传,每逢邵守义的课谁也不逃学,谁也不睡觉了,课堂里总是坐的满满的。一时间邵守义在吉林师范学院声名鹊起。      敢为天下先,在全国师范院校首开演讲课      1978年,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教育界也和其他领域一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秋的一天,邵守义上课时提问一位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结果这位学生,问题是答对了,可回答时的话却说的磕磕绊绊,这种情况,邵守义过去也遇到过,但没多想,这次不知触动了他哪根神经,他突然像被什么蛰了一下,心头一紧:“师范院校教出来的学生是要去当老师的,当老师的口才不好,怎么能上好课呢?”想到此,邵守义心绪难平,一连几个晚上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现在各师范院校,对教材、教具、教法等各个环节,抓得都很紧,唯独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无人过问,全国几百所大学,几千个系和专业,竟没有一个教授演讲或口语的学科、专业。思来想去,一周后,邵守义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既然如此,那能不能在吉林师范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率先开一门口语表达课呢?几经思索,在一次教研室会议上,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大多数人听了都不以为然,有人更是直截了当的说:“口语有什么好讲的?关键要靠自己练!”   是呀,口语有什么好讲的呢?邵守义陷入了沉思。   困扰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