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个夏天,一群雏鹰飞向帕米尔高原.doc
那个夏天,一群雏鹰飞向帕米尔高原
无限风光在险峰
天山,一个我们在地理课本上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天山,一个始终带给我们神秘色彩而又令人向往的一方“圣土”。
2010年8月7日一早,我们开始了最艰苦的一段行程――翻越天山。
天山美,美如图画。车沿着陡峭的盘山路行驶,一重高过一重。不知何时,天空飘起细雨,一座座山头云雾缭绕,尤如蒙了一层轻纱的美女,缥缈而神奇。随着海拔升高,我们终于踏上了雪线。面对终年披着银装的天山,我们被她的美丽陶醉了,情不自禁地面向蓝天,放声呼唤:“天山,我们来了!”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一串回音:“来了,来了……”
站在天山顶峰,我们又不由得后怕起来。看看已经走过的路,好险啊!可是只有“险”后,才能目睹“江山如此多娇”。无限风光在险峰嘛!
天山险,险上加险。听说,我们所走的独山子――库什公路,是横穿天山的公路中路程最近,地势最高,因而也是最危险的一条路。当初修建这条公路时,100多名解放军工程兵战士将年轻的生命铺作了路基,其中最险的一段路,平均每一公里路就要牺牲一名战士。我们沿着胳膊肘般的的盘山路左盘右旋,穿行在悬崖与怪石之间,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儿。一路的歌声也化作了沉默,连人气儿也不敢出,大人们说,这里山体风化严重,一下雨,落石、滑坡时有发生,唉,真想不到天山也有露出狰狞的面目的时候。
说话之间一件事发生了。当车队行至一座悬崖底,打头阵的“丰田”车刚刚驶过,就听“哐当”一声,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恰好砸在公路中央,卡在车队中间。我们在后面亲眼目睹了这场面,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司机师傅说:“真悬!咱们有运气,捡了一条命来。”到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这是由于高山积雪融水冲动岩石造成的,我们探险的营员们,把害怕、胆怯化作了勇气与力量,齐心协力排除巨石,继续向前行。
转眼间,我们越过了天山。天山的另一面是独特的高原草甸风光。我们发现,原来天山也有如此温顺的地方。如果把草原比作蓝天,那么一片片羊群就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毡房中,冒出一缕缕午饭的青烟,为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假设不经过险峰,又怎能来到这片肥沃的草原呢!
的确是这样,――“无限风光在险峰”。
夜宿巴音布鲁克
穿过天山,我们来到了草原小镇――巴音布鲁克。
说起巴音布鲁克,我们10个营员都会发表“一箩筐”感慨。虽然我们在巴音布鲁克只停留了12个小时,在我们的里程中,它只算得上一个小小的驿站,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达巴音布鲁克时,已是晚上六七点钟了。太阳依旧留恋着蓝天,丝毫没有“隐退”的意思。听当地人说,这里和重庆大约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
巴音布鲁克是个极小的镇子,座落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草原上的水气,使整个小镇都充满了潮湿的味道。说它是个小镇,其实它的面积并不小,只是房子小、人少。我们吃饭的那个小小的饭铺只有10平方米大,用屏风在中间分为两个“小豆腐块儿”,我们10个营员围桌坐下后,疲劳感顿生,便再也站不起来了。
吃过晚饭,我们手拉手,打着一只手电,一脚水、一脚泥地从饭铺走回那座落在草原上的极其简陋的“客栈”。
夜间的巴音布鲁克特别的冷,虽说早已到了盛夏,却仍旧要穿毛衣、盖棉被。由于空气的潮湿,这里的一切都变得湿漉漉的,甚至连被子都可以拧出水来。无意中抬头望望天花板,竟然看到了星星,原来,天花板有脸盆大的一个洞。我们害怕极了,一下子没了一点儿安全感。不知是谁幽默得一语惊人:“咱们应为有这样一个天然的望天孔而感到荣幸。”想想看,这样天然的“望天孔”在大都市的公寓楼里,找也找不到呢!终于,乐观主义占了上风。我们找出所有的衣服,T恤、衬衫、毛衣、绒衣,全部套在了身上。然后,把仅有的4张床并在一起,靠着彼此的体温,在通铺上度过了这次探险活动中最艰苦难熬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发现自己竟然手脚冰凉,披着被子还是冷得不行。热情的巴音布鲁克大婶关心地问我:“你们重庆来的受不了这种气候吧?”我咬着“打架”的牙齿点点头。看看她,正穿着重庆12月份才穿的军大衣呢!
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是难以想象的。以后的日子,我们逐渐适应了艰苦的环境,越苦反而过得越快活。我们懂了,人应该学会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
勇闯“死亡之海”
告别了寒冷的巴音布鲁克,我们开始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能够到达“死亡之海”的人不多,而能够穿越“死亡之海”的中小学生就更为罕见了。尽管是以乘车代步的方式。
头顶着烈日,脚踏着戈壁,嗓子在冒烟,嘴唇早已绽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太阳似乎丝毫也不吝惜自己的光和热,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我们知道,这就到了“死亡之海”的边缘了。不知是谁拿出了温度计:“哎!你们看,都快50℃了!”
车已行驶了10多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