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56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56例.doc

  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56例 作者:潘海燕 吴荣华 焦艳 李庆莉 【关键词】 慢性病;泄泻;五苓散;中医药疗法   2006-02—2006-09,我们运用五苓散加减 治疗 慢性腹泻5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30年,平均1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慢性泄泻的标准拟定[1] 。   1.2.1 纳入标准 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5次,甚至达10次以上,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伴或不伴腹痛、腹胀、肠鸣等,小便短少。②起病缓慢,病程2个月以上,腹泻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③饮食不当(进冷食或辛辣食物、不洁饮食等)即诱发或加重。④大便常规正常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1.2.2 排除标准 ①急性泄泻;②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属侵袭性腹泻者;③同时 应用 抗生素或其他止泻药物者;④年龄lt;18岁,gt;80岁;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予五苓散加减。基本方:茯苓15g,猪苓15g,白术20g,桂枝15g。随证加减:寒湿困脾型加藿香、苏梗、干姜;肠道湿热型加葛根芩连汤;食滞胃肠型加槟榔、神曲、山楂;肝气郁滞型加枳壳、槟榔、厚朴;脾气虚弱型加党参、黄芪;肾阳亏虚型加制附子、干姜;腹痛明显加木香、川椒;伴口苦、嗳气、泛酸加法半夏、黄连、黄芩;伴转筋加木瓜、神曲。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300mL,分3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定疗效[1] 。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2 结果   本组56例,治愈18例,好转36例,未愈2例。总有 效率96.43%。   3 讨论   慢性腹泻多因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或肝气乘脾致脾胃运化失司,小肠无以分清别浊,大肠传化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所引起。不管慢性腹泻的病因为何,其发病均与湿邪有关,即“无湿不成泻”。在临床 治疗 腹泻时采用利小便实大便法,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   《伤寒论》云:“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首次提出用“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治疗腹泻。《景岳全书》中指出:“凡以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医宗必读·泄泻》:“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我们根据“利小便实大便” 理论 ,灵活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方中茯苓、猪苓渗湿利水,通调水道,二者兼能健脾;白术甘温健脾,运化水湿;佐以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行水。五苓散功擅利湿,诸药相合,脾运得复,气化水行,小便通利,湿去泻止。朱海峰等[2] 的 研究 显示,五苓散不能简单地视为类西药的利尿剂,它具有对尿液的双向调节作用,多尿时可摄尿,少尿时可利尿,应属于生物反应修饰剂。冯前进[3] 通过实验药 理学 研究提出五苓散中仅茯苓一味表现较弱的利尿作用,而其它4味药几乎没有利尿活性,但5味药组合提取剂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利尿作用。刘洋等[4] 通过观察五苓散对番泻叶腹泻模型小鼠结肠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 影响 发现,五苓散能明显提高AQP-4mRNA的表达,可能通过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达到“利小便实大便”的作用。运用五苓散的利小便作用来治疗腹泻,这似乎与西医对腹泻采取补液治疗相矛盾,但五苓散利尿的机制是通过驱除体内非生理性水来实现的,它能使滞留于肠中的水湿邪毒改道从小便而去,同时促进肠道吸收及运转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肠腔对水、电解质的吸收,降低肠腔渗透压,减少肠液的分泌[5] 。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与西医的补液疗法起到了殊途同归的作用。 【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