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猫腹泻便中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豚鼠气单胞菌.docVIP

从熊猫腹泻便中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豚鼠气单胞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熊猫腹泻便中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豚鼠气单胞菌.doc

  从熊猫腹泻便中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豚鼠气单胞菌 【关键词】 稀便;侵袭性大肠杆菌;豚鼠气单胞菌;质粒   [摘要] 熊猫腹泻标本中同时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出现腹泻、发热要尽早做培养,找出致病原因。   [关键词] 稀便;侵袭性大肠杆菌;豚鼠气单胞菌;质粒   熊猫腹泻标本中同时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出现腹泻、发热要尽早做培养,找出致病原因。EIEC和A.caviae引起人类和动物的腹泻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发现,我国今年来相继也有不少报道。EIEC是重要的腹泻病源,通过污染食物、水等暴发流行[1]。EIEC侵入大肠上皮细胞并大量繁殖,导致局部严重炎症和溃疡,临床上常出现痢疾样症状[2]。2001年7月我们从一只熊猫发现腹泻便中检出1株 EIEC O29:K?和1株A.caviae。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西安市动物园熊猫4岁,雄性。于7月19日出现厌食、发热、尿频、腹泻、稀黏血便,临床脓球(+++)、血球1~3、黏液(++)、潜血(+)、孢子(-)、pH值为8.0。临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2 细菌学鉴定   用无菌棉签采集熊猫稀黏便一份,接种于KS和营养琼脂平板[3]。37 ℃培养18 h。从KS平板上挑选发酵乳糖及不发酵乳糖的两种可疑菌落,接种于由北京陆桥医学生物技术中心提供的综合生化管,经系统生化鉴定不发酵乳糖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发酵乳糖的细菌为A.caviae[4]。再用兰州生物制品 研究 所提供的EIEC诊断血清进行血清试验发现与O29:K?有强凝集。故判断为EIEC O29:K?。   2.1 不发酵乳糖菌落 不发酵乳糖的细菌为EIEC O29:K?。   2.1.1 生化反应 其氧化酶、动力、H2S、尿素酶、VP、蔗糖、葡萄糖产气、枸橼酸盐、侧金盏花醇、葡萄糖酸盐、Lys脱羧酶、Arg双水解酶、Org脱羧酶、Phe脱氨酶均为阴性[5];靛基质、MR、木糖、山梨醇、棉子糖均为阳性。   2.1.2 血清学试验 EIEC诊断血清OK多价(++++),O29(++++),K?(++++),生理盐水对照(―)。   2.1.3 豚鼠角膜试验 用16 h~18 h培养物,以肉汤洗下制成8亿/ml的菌悬液,将豚鼠右眼角膜轻轻划痕5下,左眼加入胰滴肉汤对照,豚鼠右眼24 h出现怕光、怕碰,结膜充血、浮肿、角膜发灰的症状,72 h出现角膜发浊,眼角有脓性分泌物,不睁眼的症状,实验结果阳性。   2.2 发酵乳糖菌落 发酵乳糖的细菌为A.caviae[7]。37℃肉汤中生长;O~F为发酵型。   2.2.1 生化反应 其氧化酶、Arg双水解酶、蔗糖、L阿拉伯糖、水杨苷、靛基质、动力、乳糖、K、七叶苷、麦芽糖、甘露醇均为阳性;肌醇、葡萄糖产气、H2SO/129抑制、LYS脱羧酶、ORG脱羧酶、VP、枸橼酸盐、6%氯化钠胨水均为阴性。   3 药敏试验   用纸片扩散KB法。药敏纸片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防疫所提供,有效期内 应用 。EiEC O29:K?对吡派酸、氟派酸、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高敏;对卡那霉素、痢特灵、新霉素中敏;对氨苄青霉素耐药。A.caviae对吡派酸、氟派酸、痢特灵、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高敏;对丁氨卡那霉素中敏;对氨苄青霉素耐药。   4 讨论   在临床细菌鉴定中,对这两种病原菌存在一定的误诊。气单胞菌与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及弧菌属性状很相似,如未做氧化酶试验易将其被误诊为肠杆菌科细菌。本次鉴定工作我们通过氧化酶试验将两种可疑菌落区分,为鉴定A.caviae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同样,EIEC只有在用生化反应确定其菌株属性后,用LYS脱羧酶和动力试验初步确定为EIEC,才能用相应的分型血清进行血清型诊断,根据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生素 治疗 ,对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通过一系列鉴定工作,从一例腹泻熊猫粪便标本中检出EIEC O29:K?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其生化及血清学、豚鼠角膜试验以及药敏学都完全符合这两种菌的特性。EIEC O29:K?和A.caviae都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及其它临床症状。此次在腹泻便中检出,有助于我们提高对EIEC以及A.caviae的检测能力,同时,可以更全面地对这两种菌所引发的疾病进行监测和管理。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