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椎抹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1.培养硕士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质良好,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宪法与行政法基础理论和各部门行政法原理与法律制度,了解中外宪法与行政法学科建设以及国家立法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教学以及行政法律实务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3.具有良好、健康的体魄。
研究方向
1.中国宪法
2.外国宪法
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4、教育行政法
学习年限与学分
本专业硕士生实行学年学分制和中期分流制。
1.学习年限二年至三年;
2.总学分为35—38学分;
3.中期分流考核在修完学分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即第四学期进行。末通过者,作结业处理。
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6学分)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法学) 54 3 1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3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 240 6 1.2 4 中国宪法学专题研究 54 3 1 孙大雄 5 外国宪法专题研究 54 3 3 孙大雄 6 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 54 3 1 曹海晶 7 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 54 3 2 曹海晶 8 国家赔偿法专题研究 54 3 3 曹海晶
(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
研究方向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中国宪法 地方政权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 36 2 3 唐鸣 外国宪法
4 宪政思想史研究 36
2
2
孙大雄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6 行政行为法研究
36
2
2
曹海晶
教育行政法
教育行政法专题研究
36
3 李晓燕
(三)任意选修课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1 法理学专题 36 2 1 黄新民 2 宪政与宪法救济理论专题 36 2 2 孙大雄 3 选举法专题 36 2 4 唐鸣 4 中外司法制度专题 36 2 3 刘元璋 5
中外立法制度专题 36
2
4
曹海晶 6 行政程序法
36
2 4 杨 峻 7
行政组织法 36
2
3
姚锐敏 8
行政监督法 36
2 4 姚锐敏 9
教育学原理
36
2 4 李晓燕 10
法律诊所课程
36
2
4
曹海晶等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本专业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对象是本、专科生;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科生课程若干章节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老师辅导与答疑,主持课堂讨论,指导社会调查,指导论文写作等。教学实践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时间为四周左右,至少完成8个学时的讲授工作量或相当于此量的其它工作。
调查研究
硕士生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其形式可以是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咨询服务、参加学术会议等。调研工作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安排,一般应定在第四、五学期,累计时间为四周左右。调研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硕士生制定计划。调研工作结束,硕士生应写出调研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6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必须有2篇论文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上一篇)。
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中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
(1)论文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体现本专业的学科特点。
(2)结构合理,文笔流畅,中外文资料翔实。
(3)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4)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5)论文在总体上应体现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教学相长。要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其知识面,着力培养教学、科研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九、提前毕业
本专业硕士生申请提前毕业的,必须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