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痰通络法治疗脊髓炎后遗症.doc
化痰通络法治疗脊髓炎后遗症
【摘要】 介绍魏品康教授 治疗 脊髓炎后遗症一则,以化痰通络法贯穿始终。
【关键词】 化痰通络;四妙勇安汤;脊髓炎后遗症;魏品康
Abstract:It introduces one case of pro.RI示胸5、6平面脊髓异常信号,诱发电位示异常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脑脊液相关肿瘤免疫检查、寡克隆带检查均阴性,诊断“脊髓炎”,予强的松抑制免疫、B组维生素营养神经、碟脉灵等改善微循环治疗3个月,双下肢麻木感有所减轻,但左下肢烧灼感及胸部疼痛无明显好转,为求中医治疗而来我科门诊。现症:双下肢麻木伴左下肢烧灼感,胸部束缚感伴疼痛,腰酸,纳寐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双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余正常。证属湿热内蕴,阻滞脉络,拟清热凉血,化痰通络,予四妙勇安汤加减,方药:金银花各30g、元参30g、麦冬15g、忍冬藤30g、丹参30g、丹皮15g、赤芍15g、怀牛膝15g、重楼30g、天花粉15g、路路通3g、全蝎6g、蜈蚣3条、制南星15g、制半夏15g、制大黄10g、骨碎补15g、炙甘草9g。
2007年9月12日二诊,左下肢烧灼感明显减轻,胸部疼痛近半月未发,仍有双下肢麻木及胸部束缚感,大便有时不成形,1~2次/d,小便黄,纳寐可,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湿热渐轻,脉络渐畅,方证相合,治则治法不变,上方加川连6g、木香6g。以此方随症酌加毛冬青30g、红藤30g、苍白术各12g、土茯苓30g、威灵仙9g、桑寄生15g,至2007年12月26日,复查胸椎增强MRI示胸椎轻度退变,诱发电位示下肢诱发电位未见异常。左下肢烧灼感、右下肢麻木感、胸部束缚及疼痛感均消失,麻木感局限于左脚背,久坐感腰骶部不适,纳寐二便均正常,舌淡红,苔薄白略腻,脉弦细。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湿热已轻,络脉调畅,当从本治,拟补肾健脾,化痰通络,方药:熟地黄15g、锁阳10g、川断15g、桑寄生15g、骨碎补30g、怀牛膝15g、制狗脊15g、当归15g、全蝎6g、蜈蚣3条、路路通3个、苍白术各12g、制半夏15g、制南星15g、白芥子9g、炒枳实15g、制大黄12g、忍冬藤20g、鹿含草30g、炙甘草6g,以此方为基础,随症酌加炒莱菔子30g、宣木瓜15g、毛冬青30g。服至2008年3月12日,下肢麻木感基本消失,偶有腰骶部不适感,余无明显不适,纳寐二便均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分析:脊髓炎是一种破坏脊髓功能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急性脊髓炎和亚急性脊髓炎。其病变常发生在胸段脊髓,多发于青壮年,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因病毒感染后机体的自体免疫反应所引起,外伤、受凉、过劳等可以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对本病的 治疗 ,采用激素冲击和脱水疗法减轻神经损伤,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功能,针对神经损害所产生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治疗避免神经的严重损伤。约20%~30%的患者遗留有肢体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例患者下肢的麻木、烧灼感和胸部痉挛性束缚疼痛即为神经损伤后所遗留的感觉障碍。脊髓炎属中医的“萎证”和“痹证”范畴,治疗多采用清热、益气、健脾、活血法,而以化痰通络法治疗本病尚未见报道。
按:魏品康教授对痰湿证有着深刻的认识,凡是能够影响水液代谢和水谷精微转化的因素均可以导致痰湿的产生,痰湿之为物,有质无形,随气血散布全身,而症见状百出,变证多端,正如元代王隐君所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为喘、为咳、为呕、为眩晕心嘈,为怔忡心悸,为寒热肿痛,为痞满隔塞,或胸胁漉漉如雷鸣,或浑身羽如虫行,或身中结
核不红不肿,或颈成块似疠非疠,……以至痨瘵、癫痫、失音、瘫痪、妇人经闭带下、小儿惊风抽搐,甚则无端弄鬼,似祟非祟,悉属痰候”。对于痰湿的治疗,提出“八辨”,即辨病因、辨病位、辨阴阳、辨寒热、辨虚实、辨气血、辨脏腑、辨脉络,明确痰湿之因、位、性和涉及的脏腑、脉络以及气血的运行情况,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务求机圆法活,药证合拍。试析本例的临床思路,患者来就诊时病程已经一年半,时日既长,病因无从考察,然以肢体的麻木疼痛,必然影响到脉络;其症状特点一是左下肢的烧灼感,结合舌质红,小便黄,性质属热;二是胸部的束缚感,《内经·评热病论篇》:“因于湿,首如裹……”,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凡身体的沉重感、束缚感多属于湿;三是反复出现腰酸或腰骶部不适,“腰为肾之腑”,肾主骨生髓,故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肾;结合舌脉,当属湿热久蕴,阻滞经脉,脉络瘀阻,故用金银花、元参、麦冬、忍冬藤、丹参、丹皮、天花粉、重楼清热凉血,制南星、制半夏、路路通、全蝎、蜈蚣、赤芍、淮牛膝化痰通络,制大黄通腑,使邪有出路,骨碎补补肾壮骨,甘草调和诸药;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