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doc

  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关键词】 慢性病;盆腔炎性疾病;汤剂;投药,直肠   2003—2005年,我们采用自拟参芪酱柏汤 治疗 慢性盆腔炎6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5年。平均2.3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 科学 》[1] 的诊断标准确诊。临床表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白带多,月经不调,低热,易感疲劳。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或后倾后屈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压痛,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或片状增厚、压痛。   1.3 治疗方法 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治宜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予自拟参芪酱柏汤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15g,败酱草15g,黄柏10g,山茱萸15g,炒杜仲15g,三棱10g,莪术10g,蒲公英12g,车前草10g,皂角刺10g。头煎加水400mL,水煎20min,取汁150mL,二煎药渣加水300mL,取汁150mL,两煎混合,早晚各口服150mL,餐后1h服用,日1剂。灌肠剂上方加水300mL,浓煎至100mL,灌肠前,将中药药液加热至39~40℃,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时,挂药液袋于输液架上,每晚临睡前便后保留灌肠1次。一般3周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止,月经干净后3日开始。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 指导原则》[2] 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经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体征检查有显著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60例中,痊愈17例,占28.33%;显效23例,占38.33%;有效16例,占26.67%;无效4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   3 典型病例   张某,42岁。2004-08-12就诊。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4年。就诊时证见:少腹隐痛,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黯红,苔薄黄,脉沉迟。妇科检查:已婚外阴,阴道通畅,白带多,色黄,宫颈轻糜,子宫后位,压痛明显,活动差,双附件压痛,增厚。平素月经3~5.24~28,量中,色黯红,有血块,痛经。末次月经:2004-07-21。证属脾肾两虚,湿热瘀结。治宜健脾补肾,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予参芪酱柏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5g,山药15g,续断15g,山茱萸15g,炒杜仲15g,败酱草15g,蒲公英12g,黄柏10g,车前草10g,三棱10g,莪术10g,皂角刺10g,木香10g。水煎服,日1剂。服药7剂,诸症减轻。上方加减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经检查均恢复正常。为防止复发,巩固治疗1个疗程,因患者难以坚持口服用药,遂予上方浓煎保留灌肠。后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查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憋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属中医学带下、不孕、疒 徵 瘕、腹痛、少腹痛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气血相搏结,凝聚胞宫,耗伤气血,日久难愈。其病位在冲任、胞宫,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湿、热,以虚、瘀为主,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为主。中医学认为“久病多虚”,在疾病后期,邪气大部分已去,而正气已虚,祛邪同时注意扶正固本,尤为重要。   在疾病的 治疗 过程中往往反复长期使用抗生素和过用清热解毒苦寒类中药。寒之太过则伤中阳,攻之太过 则伤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水谷精气以滋养,药物亦须赖脾胃而运送周身发挥其功效。脾胃受伤, 影响 药物的吸收传化,影响药效发挥,故治疗时应防患于未然,注意顾护脾胃不受伤害十分重要。肾藏精,主生殖,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的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肾气主胞宫胞络。《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病情缠绵,中医学认为“久病及肾”。治疗所用中药大多属攻逐祛邪类,在祛邪同时也损伤了正气,且长期反复用药,使肾气日虚,正气不足。慢性盆腔炎在中医辨证分型上不是单纯的热证,而是瘀结证。即使有湿热之征象,亦因湿热之邪日久未清,与气血互结,致使胞宫胞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粘连松解、吸收,可缓解因盆腔炎症引起的少腹疼痛[3] 。自拟参芪酱柏汤方中党参、黄芪入脾经,擅补中气,为补气升阳的要药;山药既补脾气,又益肾阴;续断、炒杜仲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