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年期妇女血管舒缩失调的影响因素.doc
更年期妇女血管舒缩失调的影响因素
作者:于英 李芬 张巧利 邓立娜 张欣文
【摘要】 目的 探讨更年期妇女血管舒缩失调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5~65岁的124名血管舒缩失调病例及100名健康对照妇女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血管舒缩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OR=2.326,95% CI=1.420~3.811)、月经情况(OR=2.576,95% CI=1.634~4.061),Kupperman更年期指数(KMI)(OR=10.743,95% CI=3.683~31.333)和负性生活事件刺激(OR=2.974,95% CI=1.089~8.117)可能为血管舒缩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常食用豆制品(OR=0.349,95%CI=0.175~0.696)可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更年期妇女血管舒缩失调与职业、月经情况、Kupperman更年期指数、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食用豆制品有关;采取高危因素干预策略可降低血管舒缩失调症状发生。
【关键词】 更年期;血管舒缩失调;影响因素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卵泡数目的不断减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约有50%~75%的妇女可出现一系列近期及远期症状,而潮热、出汗、手足发冷等血管舒缩失调症状常最早出现和表现突出〔2〕。频繁发作和严重的血管舒缩症状可以影响妇女工作、睡眠和日常生活。研究表明〔3〕血管舒缩失调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由于我国同西方国家妇女的种族、地域、文化背景、 经济 水平不同,国外有关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不适用我国,故目前国内尚缺乏该类研究报道,因此本文拟通过分析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预防和 治疗 措施,进一步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2008年3月至7月就诊于本院更年期保健门诊的45~65岁有血管舒缩症状妇女124名,平均年龄(51.72±3.29)岁,其中城市96人, 农村 28人;对照组为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无血管舒缩症状妇女100名,平均年龄(51.19±4.33)岁,其中居住在城市76人,农村24人;所有观察对象均排除肿瘤、子宫或卵巢切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301);居住地区之间也无显著差异(χ2=0.63,P=0.802)。
1.2 研究方法
采用以 医院 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影响更年期妇女血管舒缩症状的因素分类设定变量,制定统一调查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改良Kupperman更年期症状评分表和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对婚姻的满意度,目前月经情况、饮食习惯、负性生活事件、 体育 锻炼情况、身高、体重等共计13个因素。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4〕:按照Kupperman更年期指数(KMI)进行量化,轻度:症状积分≤15分;中度:症状积分16~30分;重度:症状积分≥31分。体重指数(BMI):按 中国 肥胖问题工作组〔5〕提出的BMI <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 kg/m2≤BMI<24 kg/m2为体重正常,BMI≥24 kg/m2为超重。
1.3 质量控制
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调查方案及调查表经专家审核后进行预调查。调查表进行了效度和信度考核。调查员均经过严格培训,调查方式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经患者同意采用面访的调查方式按调查表内容逐一询问,填写调查表格,收集相关资料。调查资料录入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双录入并核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衡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将变量逐个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α= 0.05检验水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进入模型的变量与血管舒缩症状关系显示,职业、月经情况、BMI、KMI、婚姻满意度、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食用豆制品与血管舒缩症状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血管舒缩失调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2.2 多因素分析
为正确估计各个变量的综合效应,有效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干扰,以是否有血管舒缩症状为因变量,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变量的引入水平为0.05,剔除水平为0.1,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蓝图_sap pp详细方案设计.pdf VIP
-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声乐、器乐表演组”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激光原理与技术》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of Lasers全套教学课件(含复习课件).pptx
- 英汉语言对比物称与人称.pptx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5 第二主题 话题1 诗意国画.ppt VIP
- 4.2+依法履行义务+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IPC-TM-650 中文版 试验方法手册.docx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课件.ppt VIP
- 敬老院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第4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