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16ppt]
;中考示例;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⑦,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 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②擢:提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公子小白即位后,即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宗既诛隐太子( )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例2 [2010·无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 蠡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物喜 B.可以一战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策之不以其道;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段主要写范蠡两次辞官的经过和原因。
B.范蠡离勾践而去,是因为勾践是个不能与大臣共患难同享福的人。
C.范蠡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D.范蠡从商经营有方,治国深谋远虑,颇负盛名。;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范蠡事越王勾践( )
(2)还反国( )
(3)此布衣之极也( )
(4)间行以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聚焦;答题指导;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不能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即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语 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总之,阅读课外文言文从心理上讲,不能“怕”,从方法上讲,课外阅读题答案一定要从课内找。请记住“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命题者的根本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