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马说》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马说》课件

特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 读准字音: 祗 文段一: 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的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称——著称 虚词: 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文段二: 实词: 一食——顿 、餐 食马者——通“饲”,喂 才美——才能 外见—— 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 常——普通的 虚词: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是——这种,作代词 安——怎么 文段三: 实词: 策之——用鞭子打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虚词: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分析文段一: 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分析文段二: 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就无法施展才华。 2、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分析文段三: 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 文章总结: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借马说人”,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 乐: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课堂练习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 * * 马 说 韩 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文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爱莲说》。 “马说”即“说马”,谈马、论马。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作者简介 韩愈 (公元768-824年) ,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创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里的《杂说》;《杂说》共有四篇,这是第四篇。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