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厂从这里进展而来1
作 业 作业本1到3页的1、2、3、4、 5、6、7、8、11、12、 5、在16世纪的西欧,以下哪两个是新诞生的阶层( ) A、手工工场主、工人 B、贵族、国王 C、商人、农民 D、工人、农民 (?? )1.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现在中国。(?? )2.16世纪,英国主要出口商品是呢绒制品。 * * *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此图为新航路开辟时期的帆船。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此人为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在位时使清朝达到了强盛的顶峰。但是,从乾隆后期开始,中国逐渐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中落伍了。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此图为拿破仑骑在战马上的英姿。拿破仑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改革,对外战争,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在人类六千年文明史上,中国曾经有四千多年走在文明发展的前列。世界各国学者普遍认为,直到16世纪,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仍居世界前列。18世纪与19世纪的交叉点,是中国历史坐标系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水平由远远超出的两条曲线逐渐接近相交后,又迅速向反方向拉开距离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在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的二百多年间,中国从18世纪的世界一流强国下降为19世纪的世界二流国家,到20世纪初又跌落到世界三流国家的境地。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中国人的科技水平一直屹立于世界之巅,而中国人在物质上的富足与体制上的完备更让世人惊艳,如马克·波罗就把中国描述成一个遍地黄金的梦幻国度。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车轮轰轰滚动,创造无数奇观的中国人却被钉在落后的耻辱簿上久久无法翻身。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为什么会这样?被称为“沉睡的巨龙”的中国难道只有在梦中才能追寻失落的辉煌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外诸多学者,至今没人能给出满意答案,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让我们细心查找,努力发现,看谁能解答其中的一二 …… 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前两个历史阶段,谁还记得是哪两个阶段? 漫长的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 到14世纪,首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如何发展起来?从哪里首先发展?有哪些重要标志和表现呢? 承前启后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工厂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14世纪 意大利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瓷器、钟表、呢绒,这些手工业品,原本是由工匠们在小作坊里制作出来的。15世纪前后,英国有很多这样的作坊,开办呢绒作坊 工匠,要先从离家几千米外的市场上买回一些羊毛,这些羊毛只够织一两匹呢绒。通常,他自己纺线织布,家里人帮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会收一名学徒,或者请两名妇女来帮忙。几天后,他把织好的呢绒拿到市场上卖掉,顺便再买些羊毛回来。 早期手工作坊 作坊的特点: 生产人员少,没有分工;购买原料、生产全过程以及销售均由作坊主承担;规模小、产量低;组织形式以家庭为主,有时收一两个学徒(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 工匠来到市场购买羊毛,说明了什么? 工匠为何短短数日就要奔波市场一次?这又说明了什么? 工匠在作坊中亲自参加劳动吗?学徒帮工与工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众多类似的作坊都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作坊的特点: 生产人员少,没有分工;购买原料、生产全过程以及销售均由作坊主承担;规模小、产量低;组织形式以家庭为主,有时收一两个学徒(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 在14、15世纪的西欧农村,人口逐渐集中到土地肥沃的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新的起点,农业发展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即农业同畜牧业的结合。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畜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英国的养羊业、尼德兰的奶牛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产品有了更多的剩余,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日益频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的手工工场就应运而生了。 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成为手工场。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16世纪时,一个有钱的英国人开办了一家手工工场,他买了200架织机,雇佣1000多名工人,按日付给工人工资,自己不再亲自参加生产,集中精力管理生产和销售产品。 手工纺车 珍妮纺纱机 找一找: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上百人,排列成长行 规模大 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纱绩辛且勤……户外又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捡细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