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之我见:实践存在论美学.doc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之我见:实践存在论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之我见:实践存在论美学
作.L.为中国美学多元发展格局中的一种新理论,实践存在论美学是朱立元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近年来,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为基础,我们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实践存在论美学仍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坚持把存在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神秘主义倾向中解脱出来,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广大的人生实践活动,才具有了现实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作为实践美学的一种新的观念和新的主张,代表着美学发展的方向。
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观点: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的观点;广义的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观点。下面从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历程,探讨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
一、自然的人化:自然与人之间产生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都是自在之物。绚丽的朝霞、皎洁的月光、浩瀚的大海,作为物质属性早已存在,但并非审美对象,也就无所谓美丑。那时,神秘的大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巨大的威胁。人,还不能理解风云雷电、高山大海等自然现象的神秘。在人类的早期,自然并不是作为人类审美的对象而存在,是作为人类诚惶诚恐的对象而存在的,为了生存,自然界成了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巫术活动,都是自然膜拜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不断研究、调整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远古的时代,泛滥的洪水曾危及人类的生命和生活,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的悲惨景象时有发生。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改变了人与水的关系,使原来对人有害的水,受到了人的支配、利用,成为为我之水。水成了对人类衣食住行大为有益、不可缺少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也就出现了如同钱塘潮被人们欣赏这样的水与人的关系。宋人潘阆的《酒泉子》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在这样的条件下,钱塘潮水势越大,就越能体现出人们驾驭海潮的本领,从而使壮观的钱塘潮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感受,正如马克思所说,完全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包括主客体两方面的关系: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所谓化,就是指主体利用、改造客体,在客体中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
人类社会初期的劳动生产实践,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美,创造了人的审美意识。美与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恩格斯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提高,并且在自然面前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以审美的眼光对待自然,利用自然,自然与人之间彼此对立的关系逐渐成为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人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改变。
人类的审美意识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内容和形式,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表现为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形态。
二、比德说: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
周秦以后,人们对山川草木的欣赏,主要从比德的观点出发。所谓比德的观点,是指当时的人习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格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按其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这实际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比德说的关键在于从作为
审美客体的自然中可以意会到对审美主体的某种品德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L.者乐仁者寿的观念,开创了儒家比德的先河。先秦儒家比德的言说方式不同于单纯的逻辑说教,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隐喻修辞,而是一种真善美圆融的思维方式。
比德审美观,虽有其片面性,只注重自然物外在的一般形象和特点,而忽视其内在形象、特殊形象;比德审美观,表现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也只是简单的结合。然而,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审美意识的进步。《诗经》中以鸟兽草木比兴,《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说明比德观对艺术创作有广泛影响。比德的审美观,作为中国古人有代表性的观念,一直以来,受到理论家即艺术家的普遍重视,至今仍影响人们对自然物的欣赏。
三、畅神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城市”指导下的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研究.pdf VIP
- 2025年银行合规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单选题—320道) .pdf VIP
- HG-T 2248-2012 涂料用增稠流变剂 膨润土.pdf VIP
- GB∕T 19028-2023 质量管理 人员积极参与指南.pdf
- 带状疱疹的护理精品.ppt VIP
- 2020年缠中说禅回复总结之九 —— 级别回复.pdf VIP
- 【低空经济】低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5《宇通客车存货管理问题及完善策略》9800字(论文).doc VIP
- 缠中说禅回复总结难点.docx VIP
- 宇通供应链结构图+产品管理诊断网络图.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