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顾·反思·前瞻——我国历史教育研究纵论.doc
????????? 回顾·反思·前瞻——我国历史教育研究纵论
??????????????????????????? 李稚勇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创办近代新式学校也以此为开端。根据章程的规定,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历史课。从那时起,我国就有了关于历史教育教学的研究了。伴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历史学科教育研究也走过了百余年的路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学术研究路径——从历史教授法、历史教学法到历史教育学
二、学术研究阶梯——从学习苏联经验到进行独立探索 (因篇幅所限,内容详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1/2.4~7)
三、学术研究领域——从关注某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到全方位研究
自1977年重新举行高考以及全面恢复中学历史课程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研究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复苏,日趋活跃,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研究人员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并且增添了一批新的力量。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鼓舞下.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的指引下,我国广大教师与教育科研人员立足本国实际,积极引进世界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使历史教育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而健康发展,理论研究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教育学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一)从爱国主义教育、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到多样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
历经十年浩劫,亟须恢复、整顿教学秩序。谋求教学质量的回升,知识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的必然结果。于是一度出现“回到十七年”(指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态势,严格意义上讲,是回到60年代初期。动乱之后,在“十七年”与“文化大革命”之间,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知识教学是历史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历来受到重视,所以刚恢复历史课程,研究的热点便是关于基础知识教学问题(包括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对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历史知识的特点、教学与训练方法乃至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82年,《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发起和组织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大家积极参与,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专题讨论虽未得出一致的看法与观点,但提出了历史知识教学与培养、发展学生智能关系的新课题,促进了历史教育理论的探讨。当时那些教学秩序比较正常,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学校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抓基础的做法有利于中学历史教育的复苏和健康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自古已然,中外皆同。解放之初,我国也很重视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爱国主义教育及其研究重新又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1979年就有研究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论文发表。1983年《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各地教育领导部门纷纷要求学校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党和政府的极力提倡下,中学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具有新的含义和作用。同年,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在成都召开年会,与会者从多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大家认为,在中学历史课上要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必须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之中。学会理事长白寿彝先生撰文指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时代感和民族自豪感。1982年至1984年的各类教育杂志上,研究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论文占有重要地位。周发增与龚奇柱还合作撰写了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一书,系统地探讨了历史教学和教育中若干理论性问题,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不断推进,中央领导提出了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与国情教育。对中学生进行“两史一情”的教育,历史课责无旁贷。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与其他研究人员撰写出了许多论文.探讨与研究在历史课中如何加强“两史一情”教育。切合实际的探讨与研究促进了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
重视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国际竞争即经济竞争,经济竞争即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即教育竞争。国际竞争加速了教改的步伐。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知识爆炸”,对教育“仓库理论”、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个严重挑战。布鲁纳的发现法和知识结构理论、赞可夫的高速度与高难度教学原则等国外当代教育思想被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多囊卵巢综合征(最新指南PPT课件).pptx
- 2025年北京通州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和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pdf VIP
- 健康教育咨询模板.docx VIP
- 高压旋喷桩计算表.xls VIP
- 2025年池州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皖2015S209混凝土砌块式排水检查井.docx VIP
- 工匠精神大国工匠.pptx VIP
- 审计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设施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宏明 第2章 设施选址.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