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2常见类型定向耦合器分析与设计
通过控制波导方向,实现波导定向耦合器。如图11.14所示。 图11.14波导定向耦合器 2.双孔波导定向耦合器 双孔波导定向耦合器如图10.15所示。 图10.15 双孔波导定向耦合器 端口1输入的波大部分传输到2端口,也有一部分波通过两个小孔耦合到耦合波导中。分析波行进的路径,不难得到,通过两个小孔耦合到耦合波导的波在端口3处同相输出,而在端口4处反向抵消。 为了展宽频带宽度,可以采用多孔耦合器。 2.双孔波导定向耦合器 双孔波导定向耦合器如图11.15所示。 图11.15 双孔波导定向耦合器 “任务2 常见类型定向耦合器分析与设计” 吴志毅 【学习目标】 任务2 常见定向耦合器类型分析与设计 任务目标 2.1 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分析 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分支线耦合器。由于阻抗与频率有关,因此,可构成低通L-C式和高通L-C式两种基本结构,如图11.8所示。 (a)低通式 (b)高通式 图11.8 L-C分支型耦合器 1.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设计步骤如下: 步骤一: 确定设计参数[耦合系数C(dB)、 端口等效阻抗Z0(Ω)、工作频率fc]。 步骤二:运用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出功率比k、Z0S、Z0P: 步骤三: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集总参数元件电感与电容值: (1)低通L-C式: (2) 高通L-C式: 步骤四: 利用软件仿真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微调相应元件值。 2.2耦合微带定向耦合器 1.平行耦合线耦合器结构 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由主线和辅线构成,是TEM波传输线定向耦合器的一种主要形式。两条平行微带的长度为λ/4,结构如图11.9所示。1为信号输入端口,2为信号直通端口,3为信号耦合端口,4为隔离端口。 图 11.9平行线型耦合器 2.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组合 单节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只适用于窄带弱耦合应用,工程中常要求强耦合或宽频带应用,因此需将多个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进行串接或级联组合。 3.平行耦合线耦合器设计方法 (1) 确定设计参数[耦合系数、各端口特性阻抗、中心频率、基板参数等]。 (2) 设计λ/4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时,首先根据中心频率f0、耦合度C确定出k0。 (3) 确定奇、偶模特性阻抗(Z0为各端口特性阻抗): (4) 由奇偶模特性阻抗确定出平行耦合线尺寸和中心频率奇偶模传输线的波导波长。 (5) 最后确定耦合线段的长度: (6) 利用模拟仿真软件检查,再经过微调以满足设计要求 2.3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 分支线型耦合器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尤其3dB耦合器。比如搜索与跟踪一体的雷达,在搜索目标的同时还要跟踪目标,因此需要3dB耦合器合理分配功率。 1.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结构 如图11.10所示为分支线耦合器结构,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有90°相位差(端口2滞后于端口1相位90度,端口3滞后于端口1相位180°,端口3与端口2相位差90°),分支线长度及其间距均等于四分之一中心相波长。所以支节定向耦合器是正向定向耦合器,这类定向耦合器可同时起到两个作用:定向耦合作用和阻抗变换作用。 ◆如果分支线耦合器的各个端口接匹配负载,信号从1口输入,端口3上的输出波是由A-B线和B-A两条分支线传输过来的波,且同相相加,因此,端口3有输出;端口2的输出波是由A和B-A-B两条分支线传输过来的波,且反相相减,端口4的输出波是由B和A-B-A两条分支线传输过来的波,也是反相相减。如果适当地选择微带线特性阻抗ZC1和ZC2,可以使得端口4没有输出,而端口2有输出,且相位与端口3相差90度。 2.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设计 步骤一:确定设计参数[耦合系数、各端口特性阻抗、中心频率、基板参数等]。 步骤二: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支线和主线的归一化导纳C1和C2: 步骤三:计算特性阻抗Zc1和Zc2,以及相应的波导波长。 步骤四:用软件计算微带实际尺寸。 2.4环行桥定向耦合器 图11.11 环行桥定向耦合器 图11.12 魔T 工作原理:根据混合环的结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信号从端口1输入时,端口2和端口3等幅同相输出,端口4无输出,为隔离端。 (2)从端口4输入时,端口2和端口3等幅反相输出,而端口1无输出,为隔离端。 (3)从端口2和端口3等幅同相输入,端口1有输出,而端口4无输出,端口1称为和端口。 (4)从端口2和端口3等幅反相输入,端口1无输出,而端口4有输出,端口4称为差端口。 工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pdf
- 银行员工谈心谈话记录内容9篇.docx VIP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 VIP
- 教育应该VS不应该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 国考第一季数资2019行测模考大赛解析.pdf VIP
- 清新静态模板062.ppt VIP
- 养老护理毕业论文.doc VIP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VIP
- COSMO说明书电子版.docx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山东大学(威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