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易、农历24节与地球运行轨道
中国周易、农历24节与地球运行轨道
——实践检验真理,再论地球太阳运行关系
作者:王丙午 网名:天高云淡
一部中国《易经》世人皆知,为什么?因易之神奇。易经尊六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易,上日下月之形。表达着站在地球上的人类,上观天上太阳月亮运行规律的含义。故有中华古圣伏羲创先天太极图,观天地日月运行之理而作易,以推演人间祸福,令世人称奇。中国周易何以有如此神奇之效?有知之士都认为:神奇周易背后,必有科学真理。
一部中华祖先轩辕黄帝创制的中国黄历,传承5000年,经久不衰。特别是作为黄历主要内容的农历24节,更是从古至今指导中华炎黄子孙农耕活动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且至今仍被信任、使用着,无人言错、也从无失误。故在中华炎黄子孙中倍受信任。
众所周知,中国农历24节不仅是指导中国数千年农耕活动的时令依据,也是历代历法的创制基础,更是中国古贤和历代易学者推演易理必用的时节、时间依据。故农历24节又是两部中华奇书的结合点。因此中国黄历的农历24节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植物生长靠太阳的简单道理使人明白:中国黄帝创制农历24节的天文依据,必是合理的地球、太阳运行关系。国人对中国黄历源远流长的流传与信任,即是对其合理性、准确性的最好注解。这种准确合理性又同时说明:中国农历24节的准确推算背后,必是真正的天文真理。
那么,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认识的天地运行规律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通过数年来的持续研究发现:中国古贤认识和运用的宇宙天地运行规律、即以地球太阳为主的天体基本运行关系,是地球太阳相对作用的近日运行关系。地球的公转运行轨道,是地球在不断朝着太阳进行近日运动的自转和公转中于太阳一侧形成的一个直径约1亿公里的空间圆。先天太极及河图数理中蕴含着地球太阳运行关系的主要数据。地球太阳的运行关系如下图:
图1:地球近日运行轨道与太阳的关系
注:绿色小球为运行中的地球,黑线为自转轴,红线为赤道线
图2:地球近日运行轨道与太阳关系立体图
如图所示,地球近日公转轨道中心延长线与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公转运行中的地球自转轴北极一端概略指向遥远的北极星方向。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进入研究:
一. 中国黄历折射天文真理之光
1. 中国黄历的结构形成
中国黄历相传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所创。它的形成比世界公历早2000多年。其既无公历的2月闰平,也无阴历的闰月置闰,年复一年、无始无终,俗称万年历。在远古结绳记事的科学蛮荒时代,我们的祖先以人类最原始的灵感和深邃悟性,在长期的星空观测和“日晷”计时中认识了北极星、北斗七星与北方的关系;在规律的斗转星移中找到了北极星、北斗七星与地球时空的变化关系,始有轩辕黄帝创黄历、立农历24节的创世之举。中国黄历有一下四个组成部分:
(一)干支纪年月日时标注。
中国黄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的60甲子,作为计年月日时的标志。仲冬子月为一年之首,亥月为岁尾。至西汉初年,以天文学家落下闳、司马迁为主创制的太初历才开始改以立春起的寅月为岁首。
(二)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角度,为基本时间的推算依据。
从季节上讲:“斗柄指子,天下皆冬;斗柄指卯,天下皆春;斗柄指午,天下皆夏;斗柄指酉,天下皆秋”。具体推算则以年周期的365天5时38分顺布周天360度,每日行度量为0.99度;以此再具体计算出每年的24节之交节时刻。再者北斗七星每日12个时辰旋转一周,虽然白天看不到星光,但在晴朗的夜晚中、晚6点至次日早6点的12小时中,北斗七星的斗柄宛如悬在北方夜空的时钟一般,熟知北斗星的普通百姓均可以此作为简单计时工具。
加入以月亮白道周期为主体的计月方式,形成阴黄合历。
由于反映自然气候寒暖变化的农历24节是精确到时到刻的历法,每3年就会出现1次节气提前1天的情况,故不宜作为普通日历使用。所以自轩辕帝制历后,中国历法多有变更,主要是加入了以月亮白道周期为主的计月方式。
(四)黄历逐日标注了朝野百姓日常生活中诸如修造、葬埋、结婚、赴任、出行、求谋等生活大事的择吉宜忌。
从中国黄历的结构形成中可以看出:
A.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是形成中国黄历的重要天文依据。北极星确定北方;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则是中国黄历的天文计时工具。
B. 农历24节时刻,客观反映着太阳对地球中国的光照关系,及其形成自然气候寒暖变化的进程,对中国农民的春种秋收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令指导意义。因此是中国历法的推算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介质中麦克思维方程等文章的问题.doc
- 七、各组(课)防灾计画工作报告.doc
- 一种新型筒仓通风网装置的设计.doc-中国港口协会筒仓与散粮运输分会.doc
- 七、工程质量和验收、保修-欢迎登录中国联通采购与招标网.doc
-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海陆变迁1课时.doc
- 一个形的世界,我处处离不开你..ppt
- 七、裨海纪游选——北投硫穴记.ppt
- 丁时进-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之家.doc
- 七年级地理上教案《海陆的变迁》.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质量检测(一).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