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 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又译自闭症 属于广泛发育障碍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广泛发育障碍 ――起病于婴儿时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等发育性缺陷 其中最受关注者为孤独症 同学们见过孤独症患儿吗?能形容一下吗? 一万个儿童中约有2-4个有孤独症,(2006年美国统计每166名1人) 约80%是男孩 大約70% 智力障碍 高功能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 (天才) 部份患者需要终身照顾 一.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1、逃避与人接触 在婴儿期就已经表现疏离以及冷漠 不会微笑或注视母亲,也不会注意外界变化 逃避与人交往,特别逃避目光的接触 难以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凭別人的语调、表情、声音、眼神观察到別人的反应和想法,自然地可以对別人的感受作出情感的反应。 可惜孤独症人士缺乏以上的能力,他们难于解读別人的行为和想法和难于理解社交规范,缺乏了同理心,所以明白明白別人的感受。 2、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 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缺乏语言或语言发展能力,只用简单词语交流或使用模仿语言 约75%孤独儿童会持久地使用模仿语言 故言语沟通困难 3、非语言交流障碍 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常显得表情漠然 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以表示他们的意愿 4、 感觉和动作障碍 感觉麻木和过敏可在一个病儿身上同时存在 坐不住,动个不停 常用脚尖走路或以跑代走 东张西望,眼神飘忽很长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常伸颈,或做出怪异姿势,有的还莫明其妙地笑或哭 5、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 重复某些动作 可能出现自残行为,如刺手,撕扯头发等 有些孤独症儿童只吃固定的食物,要求坐固定位置 喜欢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被搞乱就会大发脾气 拒绝环境改变或拒绝学习、从事新的活动 6、 智能和认知障碍 大约有3/4孤独症儿童有智力迟滞的现象 可能其虽拥有正常的智力,但病症使其未能接受正常的教育 有些存在孤立的智能-有极强的刻板记忆力 二、孤独症的成因 生物因素 神经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的同病率达1%-2% 双生子研究发现其同病率高达36% 约10%-12%的孤独症儿有不同成程度的染色体异常 心理因素 有人认为幼儿被父母拒绝是孤独症的一个成因 还有人认为幼儿的社会行为得不到父母的强化 3.孤独症的治疗 采用综合措施:药物治疗、行为矫治、特殊教育和家庭治疗 所以往往需要医生、临床心理学家、语言治疗师、老师和家长的充分合作 行为治疗 矫正内容:语言、社交技巧、课堂技巧、自助能力以及减少不良行为 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大量行为治疗技术,如模仿学习、强化 结合音乐治疗和游戏治疗 包括行为分析、模仿学习和强化 ――孤独症的儿童有显著进步 世界自闭症日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也称 国际儿童读书日--世界自闭症日 四、儿童多动症 只有你能欣赏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回家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妈妈都很羡慕我呢,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晚,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而且没让她喂。 1、儿童多动症简介 就诊高峰8-10岁 发病率一般认为在3-20% 美国:5-10% 日本:4% 我国约为1.3-13.4% 男孩多于女孩, 男女比率约4:1-9:1 不少多动症儿童来自父母分居或离婚的家庭,父亲经济地位低或为体力劳动者、父母婚姻不和谐以及家庭教育不一致者较多见。 2.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幼儿期和学前期 经常企图爬出摇篮或围栏 学会走路后喜欢四处游荡 总是没有安定下来的一刻 常破坏玩具和书本 与同伴游戏时不遵守游戏规则 不愿与别人合作 偶然会对同伴作出攻击性行为 损坏家中物件 学龄期 对于一些基本的校规(如不得随便离座、专心听课〕都不能遵守 上课时总有很多小动作 经常忘记带课本、不交作业 需要父母经常提醒和检查作业 不能安静下来完成作业故与父母的磨擦特别多 学校老师的投诉,也使其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少年期 约有70%的儿童多动症至青春期时仍符合诊断标准 成人期 大部分都能有工作并具有经济独立的能力, 部分患者仍有若干儿童多动症障碍的症状 其中又有部分会发展成严重的问题,冲动和情绪不稳 因而未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寻找工作有困难 3、儿童多动症的成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