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应用文稿)要点
2.虚实结合 “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实景是“尽荠麦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 解析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通过感受、想象、回忆、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结合”“虚实相间”或“虚实相生”。 ①上片是虚写。写去年此时在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女子,女子在花下浅吟低唱,与海棠花融为一体,美丽非凡。②下片是实写。词人写眼前景物,感叹物是人非,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像是要追寻着东风远去。③本词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逝去的叹惋。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关于三、四两句诗,明人陆尉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二人依依惜别,是“舟凉”更是“心凉”。后两句描写了朋友远在异地的惆怅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如果理解了“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的意思,那本题也不算难;因为送别诗写景一般要么是写眼前景,即景抒情;要么是运用虚写(想象)的手法,写别后的景象。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现得更为深远。 1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3.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解析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然而,赵师秀这首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诗的前两句是写景,既交代了时令,又描写了约会的环境。第三句是点题,同时引出下文对诗人动作的描写。第四句是意蕴丰富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 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咏岩桂 朱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注】 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解析 诗题“咏岩桂”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对岩桂的赞美,表达自己对崇高人格的追求。两个细节描写,意在表明诗人对岩桂的仰慕和赞美,故而攀援、叹息。指出细节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即可。 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的追求。 4.正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考试大纲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 4.艺术构思。 诗歌表达技巧(设题角度) 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既然是写景艺术,那就要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模电第四章习题课精要.ppt
- 2017高考考前15天主题班会要点.ppt
-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应用文稿)要点.ppt
- 模板设计PPT精要.ppt
- 2017高考第一轮第23讲工业的区位选择要点.pptx
-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1大题(五)命题方向1表文转换要点.ppt
- 2017高考英语备考要点.pptx
- 2017高考第一讲要点.ppt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意栖居养精神第4讲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要点.ppt
- 模电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试题)精要.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