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中国民促会机构介绍
2007 01 中文-中国民促会机构介绍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工作汇报 黄浩明 中国民促会工作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1、机构历史 2、组织结构 3、业务范围 4、人员情况 二、工作概况 1、工作业绩 2、面临问题 三、发展计划 1、战略目标 2、工作思路 1.1 中国民促会的机构历史 1986年成立交流中心民间处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交流中心作为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协调机构 1990年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中国民促会筹备小组 1992年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中国民促会 1993年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为非营利性、志愿性、会员制的全国性社团法人机构 1999年根据国务院令的要求在民政部重新登记, 登记号3340 1.2 中国民促会组织结构 有会员单位127家,分布在全国28省、市和自治区 理事会成员23名 常务理事会成员5名 机构设置,经民政部和外经贸部批准下设筹资部、项目管理部、财务部、公共关系部、培训部 组织结构图 1.3 中国民促会业务范围 参与国际多双边机构和国外民间组织的交流 通过交流活动,寻求更多的机构开展合作, 筹措更多的资金 执行国际多双边机构和国外民间组织在中国的援助项目 为国内会员单位提供国外民间组织援助项目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工作 提高国内民间组织管理人员能力,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培训班 1.4 秘书处人员情况 国际顾问2人,国内顾问1人,项目办人员6人;专职工作人员共有10名。设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 学历构成 性别 男性工作人员3人,女性工作人员7人 平均年龄35.4岁,最大46岁,最小24岁 党员4人,共青团员2人,无党派人士4人 专业结构 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助理职称:6人 2.1中国民促会工作业绩(一) 从1987年至2006年12月底,中国民促会已同161多个国外民间组织和国际多双边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的78个国外民间组织和国际多双边机构向我提供了3.33亿元人民币资金援助 从国内各方筹集项目配套资金人民币2.3亿元 2.1 中国民促会工作业绩(二) 项目区域分布:遍及25个省、市、自治区的94个市、县,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78家(592),共安排272个项目 项目安排重点在我国著名的沂蒙山区,大别山区、川北地区、陕北老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 以上项目的执行,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脱贫致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3 项目分布图: CANGO’s overseas partners and project distribution in China 2.2 面临的五大问题 国际筹资难度加大 国内筹资步履艰难 工作人员年轻、经验不足、收入相对偏低,住房问题不能解决,人员流动过快 财务收入还不够稳定 机构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会员单位日益增长的资金和项目需求 3.1 四个战略目标 机构国际化 管理规范化 业务专业化 合作网络化 3.2 今后工作思路 提高对民间组织合作工作认识 筹资工作需要开拓新渠道 项目管理采用新模式 会员服务工作运用新方式 人员管理实施新机制 3. 1 机构国际化 工作人员的语言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事务 国际项目专家和国际志愿人员 参与民间组织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民间外交 运作机制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机构服务 3. 2 管理规范化 治理结构趋于合理,发挥理事会成员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明确机构工作人员的职责 资源管理更有效 建立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 3. 3 业务专业化 建立中国民促会基金会, 使机构资金运作更为专业和有效, 为更多的贫困群众提供资金、项目和技术服务 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工作人员应该成为项目管理的专家 充分利用民促会的国际和国内的顾问资源以及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 3. 4 合作网络化 1、捐助方的多元化网络 国际多边、双边机构 国际民间组织 企业 友好人士 2、受益方的多样化网络 地方政府 地方的社会团体 基层贫困的群众 3、支持机构的网络 大学、研究机构 专业性的社会团体 志愿人员 基金会(grant) 4、会员单位的合作 2006年的国际交流 派团走访了德国、瑞典、冰岛、挪威、丹麦、越南、英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NGO、政府援助机构、大学和国际机构 接待75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双边机构、NGO人员达303人次,主要包括德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菲律宾、南朝鲜、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参与了国内外与扶贫、环境保护、妇女发展和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各类重大活动 寻求更多的机构开展合作 德国伯尔基金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