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哲学价值与价值观.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哲学价值与价值观

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价值与价值观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导学提纲 一、人的价值 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一事物有无价值的依据是什么? 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什么是人的价值?如何理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着? 4、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二者之间有何区别? 5、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拓展: 1、价值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主体的需要和满足 2、价值不是某种实体,而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同时价值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 3、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问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人的价值 人 他人、社会的需要 满足① 满足②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思考: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二者有所区别,但同时又是统一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基础和前提;社会价值决定自我价值。 人为什么既要有社会价值又要有自我价值? 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又要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索取)。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人的需要 满足 人的价值 人 他人、社会的需要 满足① 满足②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思考: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有何区别? 1、从构成价值的双方来看: 2、从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来看: 3、从价值双方的关系来看: 4、从二者的地位来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 2009年10月24日,为挽救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的生命,一群“90后”大学新生义无反顾地下到滔滔江水,在湍急的江流中手挽手结成“人链”合力救人。两名落水少年的生命最终获救了,而参与救人的大学生中,有三人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有人说:三个大学生本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他们的人生本应更有价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人对社会的贡献既可以表现在物质方面也可以表现在精神方面。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