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上第一–二章知识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第一–二章知识点整理

:水和水的溶液 :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所有水的主体:海洋水(总水量的96.53%,覆盖了地球约71%的表面),地球上所有淡水的主体:冰川水(所有淡水的68.69%)。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湖泊淡水、河流水、浅层低下淡水。 水循环: ①环节:植物蒸腾、蒸发(汽化的过程)、水汽输送、降水(液化的过程)、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②途径:陆上内循环(或称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环节多、范围最大,可向陆地补充水资源的循环) ③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④外因: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 ⑤动力:太阳辐射 冰川水更新最慢、更新周期最长,大气水更新最快、更新周期最短。 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少,在地区分布上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有夏秋季丰富、冬春季欠缺、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不同的生物含水量不同,都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L水。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①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正极),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负极)。 ②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③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和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阳极(电源正极相连、液面下降较少的极)产生:氧气(有助燃性)。阴极(电源负极相连、液面下降较多的极)产生:氢气(有可燃性)。 ⑤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实验中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溶于水,且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实验后体积比接近2:1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溶于水达到饱和)。 ⑥氢气检验: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若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和爆鸣声,则为氢气。氧气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或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若木条烧得更旺,则为氧气。 ⑦文字表达式: 2.水是由氢(氢元素)和氧(氧元素)组成。 3.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数量都不变。 :水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产生的原因:物体在液体中上下表面压力差。(桥墩以及和容器底完全接触的物体不受浮力) 浮力的大小: ①称重法:F浮=G(物体的重力)-F拉(物体浸入液体后弹簧秤的示数) 注:不论物体是否浸入液体,物体的重力始终不变。 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m排液g=р液g V排 ③漂浮:F浮=G、р液р物(如密度计、轮船在任何液体中浮力不变,密度大的液体V排小。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会上浮些) 悬浮:F浮=G、р液=р物(如密度均匀的土豆块悬浮,切开后任一部分仍悬浮)(密度不均匀的苹果,切开后一部分上浮另一部分必定下沉) 下沉:浮力重力;沉底:浮力重力;上浮:浮力重力。 密度计:漂浮原理,刻度上小下大 轮船:漂浮原理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在同一液体中,不论深度如何,浮力不变)(保持同一深度,从河里到海里,V排不变,р变大,浮力变大,自身重力变大)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液: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使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在溶解时,可能会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可能会吸热(如硝酸铵)。 溶质和溶剂的辨别: ?固体(气体)+ 液体:液体为溶剂(如碘酒,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 ?液体 + 液体: 量多的为溶剂 ?只要有水,不管量多量少,水为溶剂(如白酒,酒精为溶质,水为溶剂) 3.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不分层。 4.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常见有钡餐、泥水、粉笔灰+水、面粉+水、血液) 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常见的有牛奶、肥皂水) 注: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但都是混合物。 :物质的溶解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加溶剂;?改变温度(一般为升温)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不再溶解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若加少量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一定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含义: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7.溶解度单位:克 8. 9.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10.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