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及反思
《黄河颂》
备 课 人 班 级 时 间 教 材 研 究 目 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重 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 点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 法 学 法 讨论法、讲授法、朗读法 媒 体 教 具 课件、班班通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3)时代背景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2、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澎湃( ) 哺育( ) 屏障( ) ( )气魄( ) 巅( )狂澜( )
(2)词语解释:
气魄 狂澜 哺育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体会情感;
2、自由读;
3、小组展示。
4、课文由几部分内容组成,歌颂了黄河的什么精神?
朗诵词 歌词 歌颂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什么主题?
颂,歌颂黄河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
描写黄河形象部分,哪个词起统领作用?望
3、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
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4、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5、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五、拓展延伸
1、小结: 这首诗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拓展(齐读):
启超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六、练
1、积累有关黄河的诗句和俗语?
有关黄河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有关黄河的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板 书 设 计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歌词——主体
望黄河
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教 学 反 思 教学反思:
诗歌的学习主要在于调动学生情感,加强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再加深理解,以读促品。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为:
1、品创作背景: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可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使课堂的教学延伸得更深远,丰富学生的知识。《黄河颂》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那是一个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危难年代。诗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站在象征民族气节的黄河面前,面对黄河的磅礴气势,写下的诗歌,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自然地会与民族命运联系到一起。
品创作的情感:
诗歌作品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后,诗人创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师课程ACCP6﹒0重磅出击.doc
- 北京一零一中初三四月月考化学.doc
- 北京四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doc
- 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高三年级物理期中试题.doc
- 北京五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数学)WORD版.doc
- 北京四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
- 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高三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
-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