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6地球科学概论1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地球科学概论1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闭卷考试) 是非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15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2A;3C;4C;5A;6B;7B;8A;9A;10C.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克拉克值:国际上将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百分数称为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2、风化作用: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水溶液的作用,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及接近地表的岩石会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从而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上发生变化,形成与原来岩石有差异的新的物质组合,这一地质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4、倾向:表示面状构造倾斜的方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称为倾向。 5、地堑:当两条或两组走向大致平行但倾向相反的断层所形成的断层组合,以中间断块相对下降者称地堑。 四、问答题(共32分) 1、举例说明威尔逊旋回的演化模式(6分)。 答:威尔逊旋回可划分为6个演化阶段,其演化特征为: 胚胎期:联合古陆初始张裂,形成大陆裂谷,如东非裂谷(1分); 幼年期: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开始出现洋中脊和狭窄的洋盆,如红海(1分); 成年期:三叉裂谷中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的洋盆,如大西洋(1分); 衰退期:洋脊扩张同时产生俯冲作用,洋盆开始收缩,如太平洋(1分); 残余期: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逼近,形成残留洋盆,如地中海(1分); 消亡期:两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消失,造山带形成,如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造山带(1分)。 2、简述沉积岩的成因类型(8分)。 答:沉积岩按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具体分类方案见如下(2分): 碎屑岩:按结构可划分为砾岩(>2mm)、砂岩(2-0.05mm)、粉砂岩(0.05-0.005mm)2分)。 2、答:向斜:核部为T,两翼依次为P、C、D;背斜:核部为D,两翼依次为C、P、T;形成于K前,T后(4分)。 3、答:K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N与K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分)。 4、答:侵入接触, 形成于T后(2分)。 5、答: D、 C、P、T沉积—褶皱—花岗岩侵入—断层—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3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本科生课程考试标准答案 命题人: 教研室主任: 签字日期: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