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兴学 奉献的愉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亿兴学 奉献的愉悦.doc

3亿兴学 奉献的愉悦   在兴学助教的过程中,我已经得到了奉献的愉悦,这实际上已经是对我的最高回报了。      成功实业家的背后。是一颗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拳拳赤子心。父亲蔡继有先生的言传身教,让“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训导在年轻的蔡冠深心中落地生根。而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和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回馈桑梓、重教兴学已然升华为蔡冠深的一种人生理念。30年来,蔡冠深对大陆教育、科研,文化的捐资已经超过3亿港元。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赋予了新的时代诠释。      “关键是出心出时间”      蔡冠深关注教育最早要追溯到1975年。那一年,父亲蔡继有三度自费奔走海外,呼吁华侨乡亲筹资集款支持华侨中学复办,得到横滨侨胞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1979年秋,在父亲蔡继有先生的支持下,蔡冠深回乡资助复办华侨中学,开始了在内地捐资助教的30年历程。   蔡冠深坦言:“我的家族出身贫寒,父辈以上是广东中山的渔民或农民。我们小的时候,惟一能受的教育是到义学念书。所以,富裕以后,父亲总是教育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曾经获得的帮助,要回报社会,为下一代人的教育提供助益和支持。最初,这是一种质朴的想法,只是一种简单的报恩愿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蔡冠深越来越觉得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到30岁以后,蔡冠深产生了走出中山和广东,捐助国家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想法。蔡冠深说:“科学和教育是立国强邦之本,我们希望国家富强,就该在这两方面多尽绵薄之力。”   对一个时间比金钱还重要的企业家来说,蔡冠深坚持在捐资助学上践行“四出”:出钱、出力、出心、出时间。“出钱、出力是肯定的了,关键是出心、出时间。”蔡冠深说,凡是自己捐助的基金发奖,他总要亲自前往,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有的人可能是捐了钱,获个名,但我事必躬亲,希望让钱用得到位,真心真意地帮助学校发展。”      向老科学家们表达敬意      1995年,蔡冠深到中国科学院和院长周光召见面。周光召办公室里的沙发让他十分感慨,“一坐下去就起不来了,那沙发太旧了,起码有30年了。”   这一年,蔡冠深捐资800万人民币设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基金会,期望通过成立基金会,给予80岁以上的老院士支持。他觉得,一批老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地回国参加建设,不求闻达,不讲利禄,对个人生活无怨无悔,他们创造的业绩和爱国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仰。他设立基金会,除了体现物质上的关心外,更重要的是想借此向老科学家们表达敬意。科学兴国,功不可没,后人要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   1995年6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举行的首次院士荣誉奖金颁发仪式上,基金会向115位80岁以上的老院士颁发了荣誉奖金。作为当时在场最年轻的院士,83岁的钱伟长院士站起来发言,讲到动情处不禁落泪,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蔡冠深的脑海里。此后,一老一少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7年一代“海产大王”蔡继有先生逝世,95岁高龄的钱伟长老人一字一字写下了悼词,这让蔡冠深感念至深。      “引进来”和“走出去”      2009年6月12日,对中山市华侨中学来说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学校与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拉开了开展华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序幕。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是由孙中山先生首倡、横滨华侨创办的一所百年侨校,其前身叫“横滨大同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侨学校。两所渊源深厚、肩负共同使命的知名侨校能够顺利在东瀛结好,就得益于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会的大力资助。   2008年3月,蔡冠深先生捐资港币100万元,发起成立了由他资助复办的中山市华侨中学对外交流基金会。蔡冠深表示,设立对外交流基金会,旨在贯彻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丰富侨中对外交流的渠道,拓宽侨中师生的国际视野,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使学校发展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   在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蔡冠深对教育、对孩子由衷的关爱:从一年级到初三年级,从语数课堂到音乐教室,他都用心观摩,从教材、师资、课程设置等全方位细心了解,不时亲切慈爱地与学生们交谈,听到入学刚两个月的孩子用稚嫩的童音招呼“您好”,听到音乐课上学生们和着优美旋律唱出校歌,蔡冠深的脸上写满了欢欣。   蔡冠深深情地说,30年后的今天,寻根还愿,沿着父辈的足迹来到横滨,喜见两所知名侨校牵手,共同推进华文教育,感到非常高兴!   而今,蔡冠深和他的新华集团为奖励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与莘莘学子而设立的基金会已经有一长串名单:中国科协新华青年科技奖励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蔡冠深教育基金、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蔡冠深教育基金、复旦大学蔡冠深教育基金、上海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