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对异国情侣:四十年后演绎三峡绝唱 .doc
一对异国情侣:四十年后演绎三峡绝唱
2002年8月6日傍晚,一位中国老人接到从宜昌三峡打来的电话,突然听到40年前的恋人列娜颤抖的声音,令他肝肠寸断,潸然泪下。这对相思相爱40年,至今单身的苦命鸳鸯终于在中国三峡相会,演绎出这段新千年的绝唱。
尘封在赵伟光老人心里40多年的充满着苦涩辛酸的异国情恋,又历历浮现在他眼前……
一封苏联姑娘来信引来漫长而充满苦涩的异国情缘
赵伟光是村里惟一考上县高中的秀才,1958年五四节的前一天下午,俄语老师突然把赵伟光叫到他办公室,让他给一位写信来的苏联女学生回信,赵伟光于是按照俄语老师指导的办法给苏联女孩寄出了第一封信。
一个月后,赵伟光意外收到她的回信,信中还夹有一张两寸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她是个15岁的姑娘,名叫列娜,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扎着两条小辫,小嘴有点上翘,简直就是一朵美丽的雪莲花,可爱极了。这样,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1960年夏天,赵伟光被华中师大俄语系录取。进师大后,赵伟光与列娜书信往来更加频繁,在不知不觉中,他俩的关系更加进了一层。
赵伟光读大三时,列娜也考上莫斯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似火的姑娘。她多次在信中谈到,与赵伟光交往几年,连他是啥样子都不知道,希望能够见到他。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赵伟光将自己的黑白全身照片夹入信中投入了邮箱。他在信中刻意谈到,中国的农历七月七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种语意暗示,也算是对她炽热的情感回报。
半月后,列娜发来一封让赵伟光读来怦然心动的信,她说赵伟光是牛郎,她就是织女,并把赵伟光送给她的相片放大后寄来,她在相片反面写着一首普希金的爱情诗:“我爱你”,令赵伟光万分激动,他真想伸开双臂把列娜紧紧拥在怀里。
大三的下学期,赵伟光又收到列娜寄来的照片和信,她在信中提出马上到中国同他结婚。列娜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赵伟光惊喜得不知所措。然而,自己是个穷学生,所有的学杂费都靠政府承担,结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何况学校有明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结婚。他当即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在回信中承诺:待大学毕业有工作以后,我会主动向你求婚!
中苏关系恶化,526封情书未发出,并没有阻碍他对列娜的真挚爱情
大学毕业前夕,正值中苏关系日趋恶化,系里原定公派赵伟光到莫斯科大学深造的事也被迫取消。他闻之如坠入万丈痛苦的深渊,一切希望和美梦由此破灭,恶运却才刚刚开始。
1964年8月,赵伟光被分配到鄂西山区一个县城中学任教。当时,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越是孤寂失落的时候,越思念着列娜。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她写一封信,后来甚至每天要写几封,他把对列娜的思念,内心的痛苦和悲伤,都写在信里。一年过去了,他共写了526封未发出的信,想等将来有一天他俩相会时,让列娜从这些信中感受到自己对她的思恋之情。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赵伟光成为同事们议论的人物,说他里通国外,勾结苏联女间谍……原来他当初写给列娜的信被县公安局截退回来。那个年代,反“苏、俄”是头等大事。
这样,厄运降临到赵伟光头上,学校“打倒赵伟光这个间谍”的标语、漫画、大字报贴得铺天盖地,还给他 戴上一顶足有20斤重的高帽子游街。白天,押送他到学校农场做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他被揪回学校,站在高板凳上接受批斗,坐“土飞要”,还要无休止地写交待,受尽种种非人的折磨。
这场政治迫害折磨,不但没阻碍赵伟光对列娜的相思相爱,反而使他坚信与列娜的关系没有错,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更谈不上里通外国。军代表见赵伟光死不悔改,借清理阶级队伍之机,将他“双开”,戴上敌特分子罪名的帽子,下放到一个远离县城209公里的高山劳动改造。
这个山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日三餐都是土豆和少量的“扬尘苞谷”,喝的是见底萝卜樱子汤,常年累月几乎不见一星油味。一年下来,1.8米高的赵伟光体重锐减不到100斤,又染上慢性肝炎,茶水不进,幸亏一位好心的农民用中草药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一天上午,赵伟光拖着虚弱的身子,拿着足有4斤重的斧头上山砍柴,结果,树没砍倒,人却从树叉上掉下来,摔得头破血流,饥饿难忍,他哀叹自己落到这般境地,不如早死,免遭磨难。当他要从悬崖跳下时,列娜的笑容便浮现在他眼前,他立刻打消轻生的念头,鼓励自己咬紧牙关,坚强地活下去,并坚信会有与列娜团聚的那一天。
赵伟光把列娜6年中写给他的71封信和照片,按时间顺序张张粘贴起来,在牛皮纸封面上用中俄文工整写上“我永远思念的女友列娜。”从此,这本满含着列娜一片痴情挚爱的书信集成为赵伟光的精神食粮,支撑着他要坚强地活下去。
在赵伟光渺茫无望的时候,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给他生活投来一束希望之光。1978年6月上旬,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