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3明1中2011届高3上学期学段考语文.docVIP

福建3明1中2011届高3上学期学段考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3明1中2011届高3上学期学段考语文

整理日期 整理人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 小セ 福建省三明一中 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学段考 语 文 试 题 一、选择题(21分) 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与“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一句中的“适”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D.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E.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诸:兼词,之于 B.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狼籍:凌乱 C.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属:劝人饮酒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最后,终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重之也如此 C.其词有“瑰伟之文……”D.乐其林泉之胜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 C.D. 二、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 8.把代汉语。(6分) 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4分) (分) (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篱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 君 怨 郑 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化经典阅读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1)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打诳语,不会种庄稼,就告诉樊迟自己不如老农,不会种菜蔬,就说自己不如菜农。 B.孔子认为樊迟是人格卑下之人,十分看不起他,所以对他请教的问题,统统推说自己不如农民。 C.在孔子看来,统治者根本不用学稼、圃,只要做到好礼、好义、好信,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D.樊迟虽然谦虚好学,但孔子以为其不得其门,所以批评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