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夏感.
《夏 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比喻和拟人句),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体会作者对夏炽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共1课时)(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在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梁衡先生对夏有着怎样一种情感。 (二)?落实基础 1.听示范朗读(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 2.检测字词: 芊芊(qiānqiān):草木茂盛
黛(dài)色:青黑色
磅礴(pángbó):气势盛大
贮(zhù)满: 储存满,积蓄满
匍匐(púfú):爬行
? 澹澹(dàn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三)自主探究?
? 1、?课文题目为《夏感》,那么作者对于夏天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3.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情感?(作者对夏天、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4.语言品味: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5.仿写:仿照以下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夏之色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 。
夏之色为暖的黄,如麦浪,如玉米,积蓄着丰收的能量。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霜,如雪花,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
(四)作业:你家乡的夏天美吗?试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对你家乡的夏天作一番描绘。
教学反思:?
在教学《夏感》这篇文章时我不拘泥于教参的理解,自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深入挖掘教材主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一、用“句式”引导品读语句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用一个句式引导学生品读语句,感悟内涵。“(文中语句)写出了夏天(景色特点),让人感受到(某种精神)”在这个句式引导下,学生从具体的语句中不仅读出夏天的景色特点,更能进一步分析夏的精神,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同时还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试想,若没有这样的一个句式引导,学生不容易发言,发言也只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所以,有时侯给学生示例,规范学生答题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深入理解教材,形成见解
????语文的教材是开放的有弹性的,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应该有自己的处理。这篇文章备课时,我参考了许多资料,但总觉得教材处理起来不能完整、系统,体现一个梯度并有一个高潮。于是,自己钻研教材深入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感悟。这篇文章以赞美夏天为主题,赞美夏天的什么?有两点是明确的,即:夏天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夏天启发人的积极奋进的精神。但夏天的那种“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意义不是更有意义吗?于是,我以“感受、感悟、感情”为线索组织教学,分析感悟时,深入引导学生理解主题。
????三、缺点与不足
????一堂课不可能尽善尽美,我觉得,要能够有一得,就值得分析品味,并积累经验。当然,不足之处更应该深刻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最失败的是,课堂预设过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以至于有“请君入瓮”之嫌,因此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生成自然有限,以后的教学还应该多考虑这个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