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线新河街站盾构始发降水设计分析报告.doc

7号线新河街站盾构始发降水设计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1、工程概况 2 2、方案设计的编制依据 3 3、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4 4、降水设计 10 5、降水水位预测及降水动态控制 16 6、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测及评价 18 7、施工要求 19 8、施工监测与降水维护 21 图表部分 附天汉降水CAD输入文本信息附图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附图降水井结构示意图附图降水图 附图降水图附图降水图 附图图 1、工程概况 1.2 端头加固方式 850@600mm三轴搅拌桩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加固体与围护结构(包括连续墙槽壁加固搅拌桩)之间的空隙采用一排?800@500mm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填充,加固纵向长度10.5m。 端头加固及接口设计要求:1)盾构进出洞口期间仍需设置减压降水井,降水井可结合车站降水一并设置;(2)在破除洞门之前,应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底板以下1m;(3)降水须进行现场降水试验,以调整设计降水井的布置和参数,保证降水效果。 车站主体围护地连墙墙底标高-15.3~-17.80m,墙底端置于20b-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或20b-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 1.3降水方式 依据以上设计要求,针对盾构始发(新河街站)端进行降水设计,拟采用中深管井式降水设计降水目标以下1.0m。2、方案设计的编制依据 2.17号线一期工程第III标段新河街站~螃蟹甲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武汉市测绘研究院)(2014年5月); 2.2 本区间设计文件; 2.3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2.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2.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2.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 2.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2.10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2012);2.11轨道交通7号线新河街车站深基坑降水设计施工经验及有关技术资料。 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 地形地貌 20.76~22.25m之间(以孔口标高计),地势较平坦,地貌单元表现为长江冲积Ⅰ级阶地。 3.2 地基土分层 Qml)层 ①杂填土(地层代号(1-1)): 杂色,湿~饱和,高压缩性,由粘性土与砖块、碎石、块石、片石、炉渣等建筑及生活垃圾混成(地表有15~cm厚的砼地坪)m,普遍分布于场地表层,堆积年限一般大于10年。 ②素填土(地层代号(1-2)): 灰褐~灰色,以粉质粘土为主,软~可塑状态,湿~饱和,高压缩性,局部夹植物根系及小碎石,埋深0.80~2.70m,层厚0.70~3.30m,场地沿线局部分布,堆积年限一般大于10年。 Ql)(地层代号(1-3)): 灰褐~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富含有机质及生活垃圾,具流变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m,其厚度0.70~2.40m。 (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层 ①淤泥质黏土(地层代号(3-4)): 灰~褐灰色,饱和,流~软塑状态,高压缩性,含,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m,其厚度10.30~17.20m。 ②粉质黏土(地层代号(3-4a)): 灰褐~黄褐色,饱和,软~可塑状态,压缩性中偏高,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m,其厚度2.60~6.70m。 ③粉土、粉砂夹粉质黏土(地层代号(3-5)): 灰色,饱和,稍密、松散夹流塑状态,压缩性中偏高,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夹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层厚比约4:6。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埋深18.60~25.00m,其厚度0.90~7.40m。 ④粉细砂(地层代号(4-2)): 灰色,饱和,中密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白云母,主要分布友谊大道新河街~螃蟹甲一带。埋深21.5~31.3m,其厚度3.70~14.80m。 (三)下伏基岩 -1)): 浅灰色~青灰色~褐灰色,岩芯大部分风化成土状,泥质胶结,手捏易散,局部夹未完全风化岩块,粉砂~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倾角在45-70°左右,采取率为%,属于极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埋深33.50~37.50m。 ②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地层代号(20a-2)): 浅灰~褐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和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层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隙面光滑,岩芯呈碎块状和短柱状,锤击声哑,易碎,局部出现砂岩、泥岩互层现象,具软硬不均特征,倾角在45-70°左右,采取率为%,属于极软岩,岩体破碎~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揭露该层厚度36.30~48.00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