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低碳发展试点进展_刘映月
视点评论I学苑漫笔I I视点评论I I艺坛撷英I I书评序跋I I批注拾珍I I文化空间I I学界人物I I学术探索I I随感图吧I
我国低碳发展试点进展
: 文/刘映月
I
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项目编号:14KS012)研究成果。
刘映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体制改革的常见途径,低碳发展领域
的制度创新也突出表现了这个特点。从2010年7月起,国家发改委联
合其他部门开始推行低碳发展试点,并逐渐扩大范围和类别,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不少有效的创新体制和
机制。截止2013年底,中国已经确定了6个低碳试点省区、36个低碳
试点城市、26个低碳交通运输试点城市、7个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
2个低碳产业园和绿色中心商务区、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发
改委联合其他部门还将继续加快推进低碳发展示范,研究开展了低
碳交通,低碳小城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低碳产业园
区,低碳社区与低碳产品认证等领域的试点。
一、低碳试点省市总体情况
2010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
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
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
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五省八市”为推动我国落实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的目标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2012年11月26日,国
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
知》,确定了包括北京、上海、海南和石家庄等29个省市低碳试
点。
第一批和第二批低碳试点省市共计6个省级和36个市级单位。在
地域分布上包括(如图1所示):处于东北亚经济枢纽带、具有优越
产业、资源、经济、文化和高新技术研发条件的华北地区,如北
京、天津、保定、秦皇岛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
全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华东地区,如上海、苏州、杭州、宁波、
40
I随感图吧I I学术探索I 学界人物I I文化空间I I枇注拾珍I
书评序跋I I艺坛撷英I I视点评论I I学苑漫笔I 视点评坨
图1低碳试点省市的地理位置分布图
温州、淮安、镇江等;自然资源丰富、资源类型多样、经济增长速度
较快的西南地区,如重庆、贵阳、遵义、昆明等;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和活跃的华南地区,如广州、深圳、厦门、赣州、海南等•,另外还有
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如乌鲁木齐、
金昌等;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属于老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如辽
宁、吉林、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以上六大区块涵盖了我国华
北、华东、华南三个经济发达地区,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我国西
南地区,以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方面,2010年,试点地区的GDP总值约占全
国的57%,人口总数约占全国的42%,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国的58%,
基于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56%。总体来说,
试点地区用低于全国半数水平的人口和高于半数水平的能源,创造了
高于全国半数水平的GDP和二氧化碳排放,己经率先实现了单位人口
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却尚未实现发展与化石能源用量的脱钩。
从碳排放和能耗指标来看,试点省市充分涵盖了不同能耗和碳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