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赣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晚期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情况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 年 第42 卷 第10 期: 1582 ~ 1589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赣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晚期
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情况
①③ ① ①* ② ② ④
万智巍 , 杨晓燕 , 葛全胜 , 樊昌生 , 周广明 , 蒋梅鑫
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②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昌 330008;
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④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南昌 330022
* 联系人, E-mail: geqs@
收稿日期: 2012-01-10; 接受日期: 2012-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 2010CB9501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
技专项(编号: XD XD XD资助
摘要 相对于中国北方地区而言, 史前时期赣江流域的植物利用情况一直不甚明了. 距今 关键词
5~4 ka 的樊城堆遗址、拾年山遗址、筑卫城遗址和尹家坪遗址, 地处赣江中游, 是南方地区 淀粉粒分析
赣江中游地区
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发掘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植物遗存只有红烧土中所保存的稻
新石器晚期
壳和稻秆遗迹, 尚缺乏系统的植物考古研究. 本文对这4 个遗址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出土的 13
石器
件石器工具进行了残留物淀粉粒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生活在江西赣江中游地区的古人在植 植物利用
物利用方面至少包括了薏米(Coix spp.)、稻(Oryza spp.)、豇豆属(Vigna)植物、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 、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以及其他块根块茎类植物, 反映出距今5~4 ka 这一时期江
西赣江中游地区古人植物利用的种类还是比较多样的. 同时我们的研究也为了解江西以及南
方地区植物利用情况和史前农业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研究方法的尝试.
文明起源与环境演变之间存在着多样而复杂的 西赣江流域的植物利用情况却一直不甚清楚[7]. 由于
相互影响关系, 全球变化与古人类文化变迁的关系 缺乏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 除水稻外的其他植物遗
一直是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1]. 古代人类社会如 存在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很少[7,8]. 因此,
何通过改变植物资源利用方式来适应环境变化, 对 该地区植物利用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现代人类社会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借鉴 古代社会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大多含有
意义. 最近 20 年来, 浮选法、孢粉分析、植硅体分析、 丰富的淀粉, 因此美洲和大洋洲热带地区植物考古
炭屑分析以及利用同位素进行食谱分析等一系列方法 工作中率先引入了“淀粉粒分析”这一新的植物微体
被用来获取古代社会对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信息[2~6]. 遗存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植物利用研究, 并在玉米、南
但是相对于中国北方地区而言, 地处长江中游的江 瓜和辣椒等农作物的起源和传播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系统架构原理与原则.pptx VIP
- 1第1章 After Effects入门知识《After Effects 影视后期制作教程》.ppt
-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业务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pc104总线模块522pc系列总线.ppt
-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数据架构与存储策略.pptx VIP
- 高中英语词组(短语)及固定搭配500个.docx VIP
- 胃肠镜检查注意事项ppt课件.pdf VIP
- 分型笔线段终极版动画日记.ppt
-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小学数学四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