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_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pdfVIP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_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_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

第2 卷 第2 期 旅 游 论 坛 V o l. 2 N o. 2 2009 年4 月 Tou r ism Fo rum A p r. , 2009 [旅游资源研究]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 ——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 刘小方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系, 浙江 温州 325035) [ 摘 要]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 围绕茶马古道的研究和旅游开发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者专家、科研院所也从不同 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不同构想。回顾梳理了相关开发理念, 整理了西方社会对茶马古道区域的形象认同, 结合了近些年世界 遗产申报趋势, 研究发现了蕴藏在茶马古道内部的重大文化线路世界遗产的价值。在旅游开发方面, 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应 凸显重视其作为文化线路类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地位, 即通过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来促进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 [ 关键词]旅游开发; 世界遗产; 文化线路; 茶马古道 [ 中图分类号] 592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2009) 020 19906 F A    “茶马古道”在中国的范围主要包括滇、藏、川三   一、遗产地位未被确立—— 国内茶马古道 大区域, 外围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南等省区, 而国 旅游开发现状 外则直接抵达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 目前茶马古道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也未被列 挝、泰国等国家, 并波及南亚、西亚、东南亚的另外一 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已经 些国家。它是以由人赶着马匹运输的方式在高山峡谷 由理论研究转入项 目开发。 中跋涉, 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 与对方进行马、骡、 (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羊毛、药材等商品交换的重要运输通道。 茶马古道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但以世界遗产为视 作为茶马互市的产物, 茶马互市最早可以追溯到 角的研究还没有。主要研究以及成果如下: 李旭以人 唐玄宗时期。当时唐朝在安多地区设置“茶马交换 [2 ] 类学为理论指导 , 结合田野调查以文学空灵的手法 所”, 由当地军民指挥使司监管市场。宋时, 由于与辽、 描述了云南马帮在行走茶马古道的艰辛历程, 透视出 金政权战争频繁, 所需军马数量大增, 同时, 宋也将茶 茶马古道的百年沧桑以及云南马帮的生活点滴; 石硕 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 用以控制西北各部, 于是专门 通过敦煌藏文写卷和考古资料的古代文化以及茶马 设置茶马司进行管理。其销售分官茶和商茶, 前者通 古道的早期历史面貌进行了探讨, 认为早在唐宋汉藏 过专门的政府机构采购, 后者则由茶商向户部纳税领 茶马贸易兴起前, 这条以昌都为枢纽分别通往今川、 ( )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