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pdf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pdf

维普资讯 试 验 研 究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崔文锐 杨绪旺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昆明市 650201) 摘 要 本文以同一品种同等嫩度的茶鲜叶采用炒、烘和微波三种方式干燥制成工夫红茶,进 行感官审评和内合成分 (水浸出物、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感官审评 除色泽外,其余各项审评因子均为炒干的最好,烘干的次之,微波干燥的最差;内合成分的测定结果 与感官审评是一致的,只有茶褐素含量是烘干的最高,炒干的次之。然而,所有其它成分均为炒干的 工夫红茶含量最高,烘干的次之 ,微波干燥的最低一 关键词 干燥方式 工夫红茶 品质影响 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的红茶产品,因其初制工序特别注 1-2-2.6茶黄素 (TF)、茶红素 (TR)、茶褐素 (TB)的测定:系 重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其外形条索紧细 统分光光度法。 平伏匀称,色泽乌润:内质则汤色红亮、叶底红匀,香气为甜香、 2结果与分析 糖香或蜜香,滋味浓醇。 2.1感官审评结果分析 云南大叶种以其丰富的茶多酚和极高的酚氨比而较适宜 表 1 不同干燥方式的工夫红茶的感官审评结果 制红茶。本实验采摘国家级优 良品种 “云抗 1O号”茶鲜叶,通 外 形 内 质 茶样 过萎凋一揉捻一发酵,然后采用锅式炒干、烘箱烘干,微波干 条索 色泽 整碎 净度 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燥制得工夫红茶,旨在探讨三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 炒干(s。) 紧结 灰褐 匀整 好 红亮 鲜浓 蜜香 红亮 质的影响。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的测定都充分证明:干燥在工 烘干(s9 较紧 乌黑 匀整 好 红明 浓强 带花香 红亮 夫红茶的制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干燥过程不仅仅是水分 散失和稳固外形的过程,更是内含成分发生微妙变化的过程, 微波干燥(S 稍紧实 显金毫 匀整 好 浅红 纯和 低 红暗 对茶叶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形成也尤为重要。 工夫红茶感官审评主要是条索 、色泽、整碎、净度 、香气 、 1材料与方法 滋味、汤色和叶底八项因子。由表 1可知,微波干燥的工夫红 1.1实验材料和设备 茶外形较好,但内质却较差,且有闷味、香气低沉,内质的各项 1、1.1实验材料 因子均达不到要求;烘干工夫红茶基本符合要求,炒干工夫红 鲜叶采 自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茶学系茶园的国家 茶除色泽灰褐外,其余各项因子都比烘干的工夫红茶好。对不 级优 良品种 “云抗 1O号”的夏茶,嫩度标准为一芽二、三叶。 同干燥方式处理的工夫红茶,根据感官审评各项因子的综合 按照工夫红茶的加工工序:萎凋—揉捻一发酵一 (炒 、烘、微 评定,以炒干的工夫红茶最佳。 波)干燥处理,即把同一份发酵叶一式三份均等分配后,分别 2.2 内含成分测定结果分析 通过锅式炒干 (以炒青绿茶相同)、烘干、微波干燥制得不同 2_2.1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工夫红茶的含水量和总灰分的比 的工夫红茶。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