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吴庆洲.pdfVIP

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吴庆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吴庆洲

“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潦” ——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 目录 一、当代城市涝灾的概况 二、当代城市涝灾的原因分析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 五、历史经验的启示与当代城市的防涝对策 六、结语 1、当代城市涝灾 2010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 了全国范围内的351 个城市的调研 工作,发现在2008—2010 年的3 年 间,全国有62% 的城市都曾发生过 内涝事件,内涝发生3 次以上的城 市有137 个。 “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 北京 武汉 广州 南京 桂林 潍坊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6月-7月间遭遇内涝的城市多达14个:北京、 武汉、深圳、杭州、南昌、长沙、合肥、南京、成都、扬州、江阴、 咸宁、万源、日照。 2013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 《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及暴雨内涝防治设 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在国 家层面上对城市防涝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与要求。 一、总体工作要求 二、抓紧编制规划 三、加快设施建设 四、健全保障措施 五、加强组织领导 2、当代城市涝灾的原因分析 2.1 主要原因 1)气候方面: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城市化的热岛、雨岛效应;③海 平面上升的潮灾;④台风频率增加 2) 城市建设方面 ①城市地表 “硬底化”; ②城市化填埋了河湖、沟塘;③城市发展 选择低洼地区;④ 天然河道总长及河网密度下降;⑤超量开采地下 水,造成地面沉降 武汉市是典型例子,武汉市区被长江、汉江 分割成三镇,城区地面标高平均为 24m ,长江汛 期历年平均水位为 25.38m ,最高洪水位为 29.73m 。20 世纪中叶。武汉市拥有水面100 亩 (6.67hm2)以上的湖泊 300 多个。由于历史上围 湖造田,填湖建厂,填湖开发,湖泊水面锐减。 解放初,市内湖泊仍达百个。后来,玻璃荡子、 小东湖、茶叶港、都司湖等 8 个湖泊完全填没, 现只剩湖泊 27 个。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建设侵占行洪江河水道的 例子——广州市: 60 年代,修建的大沙头水运码头比 1949 年 之前多伸出江中达 100m。 1967 年,建人民大桥,沙面局部河面缩窄了 60m 。河南滨江路兴建,又填江成陆,使河道变 狭 20~70m。黄埔新港码头伸入江中 300 多米, 长 1500m。 1974年,新造燃化局油库码头,伸入江中 20m,广州造船厂伸入江中 32m 。 1980 年代初,兴建白天鹅宾馆,填了白鹅潭 北岸一段(沙面南岸),影响了白鹅潭内港致通过 广州市附近的九条河道均已缩窄,其中,三枝香 水道 1950 年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