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讲师网:《道德经》(上)要点
第二十六章 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3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4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1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 2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著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 3 然而有的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 4 轻浮就会失根,骄躁就会失控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第二十七章 1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2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3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4 是谓袭明。5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6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1 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没有暇疵,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 2 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 3 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无人被弃之不顾;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无物被弃之不 顾。 4 这就叫承袭、传递光明。 5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是善人的资财。 6 如果不敬重老师,或者不爱惜其资财,那么,再有智慧也是大大地迷失了。这是一个至关 重要的奥妙啊!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第二十八章 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2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3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4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5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6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7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8 故大智不割。 译文 1 知道其雄伟强壮,却甘守雌爱柔顺,而成为天下的溪流。 2 作为天下的溪流,永恒的恩德与他同在,(使人)复归于纯洁的婴儿。 3 知道其光明所在,却甘守暗昧,而成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 4 作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诚不移,(使人)复归于无限的境界。 5 知道其荣耀,却甘守羞辱,而成为天下的虚谷。 6 作为天下的虚谷,永恒的恩德充足丰满,(使人)复归于存在的本原。 7 这本原化散在不同的人身上,成为不同的器物。圣人使用他们,而成为掌权者。 8 如此,至大的智慧是浑然为一、不可分割的。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第二十九章 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4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1 想用人为的努力去赢得天下,我看达不到目的。 2 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为努力就能得著的。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 丧失。 3 世间是这样:有占先前行的,就有尾追不舍的;有哈暖气的,就有吹冷风的;有促其强盛 的,就有令其衰弱的;有承载的,就有颠覆的。 4 所以圣人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和骄恣的东西。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第三十章 1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4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5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1 用道来行使主权的人,不靠武力而称强天下。用武力总是有报应的。 2 军队进驻之地,荆棘便长出来;每逢大战之后,凶年接著来到。 3 良善自会结果,无须强夺硬取。 4 成了而不矜持,成了而不炫耀,成了而不骄傲,成了像是不得已,成了而不逞强。 5 任何事物一逞强示壮就会老朽,这不是出于道。不是出于道的是早已注定要死亡了。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道德经》(上) 国学讲师 老岱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道德经》概述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讲师选聘平台 第一章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4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5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1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2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