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2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2(新版)苏科版要点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和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
(4)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2)阅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3)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2)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3)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二、设计思路
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理解,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策略:通过现在非常普及的手机引入电磁波,再通过多个实验进行证实,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电磁波的存在深信不移;在电磁波特征教学时,采用以机械波类比电磁波,结合波形图,使学生吃透重点,并及时进行练习巩固。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突破策略:从看得见的机械波引出电磁波,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突破难点。
四、教学资源
1.有免提通话功能的手机一部(或者手机两只)。
2.细麻绳一根,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3.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
4.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
5.电吹风一只,有源音箱一只(电脑的配件)。
6.真空罩,抽气机一只。
7.纸盒、塑料盒、铁盒(或其他金属盒)各一只。
五、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复备与点评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现在手里拿着的是一部手机,我想查一下手机还剩多少话费,你们能替老师想想该怎么办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查询方案:
1、 到移动公司营业厅
2、 登录互联网移动公司网站查询
3、 可以拔打查询电话10086。
师:有这么多的方案,那么哪种方案最方便可行呢?讨论得方案三最切实可行,可以利用免提功能进行现场操作,再进一步提问:手机离移动公司的服务器很远,有谁知道它们之间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
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说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实现信息的传递。其实小到遥控玩具,大到宇宙飞船都是用电磁波来进行操纵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板书标题:二 电磁波及其传播
二、进行新课
(一) 波的基本特征:
师:我们平常会说波涛汹涌,碧波荡漾等关于波的词,那么在你的脑海中波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演示用细竹竿击打水面,荡出水波,同时参照课本图17-9的(a)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儿是波源?
2、水波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后答:击打水面的竹竿是引起振动的原因,所以水滴是波源,水波是凹凸相间,向外扩散的。
演示课本图17-10的(b)图实验:绳子抖动时形成的波
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启发学生得出:抖动形成的凸起迅速传到另一端。
有条件的可以再利用课件播放视频,没有的要在黑板上画出波的形状,使学生能对现象有个长时间的再现。启发学生找出这两种波的共同点。
板书共同点: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再演示实验:悬挂着的弹簧受到撞击显示的情形
提出问题:这个波的特点是什么相间?和刚才的两种波有什么共同点?
老师启发得,弹簧的波疏密相间向另一端传播,它们都是传递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并介绍像水波那样凹凸相间的波叫横波,像弹簧那样波叫纵波(不过初中阶段不要求区分波的这两种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兽医毒理学完整版本.doc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5032-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科普讲座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