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单元5︰近代生活习俗
2、影响因素: ⑴外界因素: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渗入,西方的生活方式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⑵根本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①政治: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倡导文明、进步和民主,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 ②经济: 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③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窄袖革履”的西式服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但到辛亥革命后日渐流行的原因: 二十年代的旗袍 旗袍走向世界 中国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徽 近代建筑的变化 依据以上图片,分析近代上海出现西式建筑的原因。 旧习 女子裹足 男子留辫 婚姻包办 一夫多妻 旧式丧礼 迷信活动 。。。。。。 改变 迫令放足 剪辫易服 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新式丧礼 破除迷信 。。。。。。 婚丧习俗的变化: 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 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 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 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 (三)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铁路事业的发展 ⑴ 1881年,清政府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⑵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⑶1905年,完全由中国自己主持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路线。 ⑷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但90%是由外国修筑、控制的。 唐胥铁路通车、投入运行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872年,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之一;1905年清政府任命他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设计和修筑。1909年全线通车 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附近的人字形线路 20世纪初,汽车首先开始出现在中国的上海。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2、公路交通: 鸦片战后,西方控制中国的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水运局面 3、航运业的发展 4、航空: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号”试飞成功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20年,从北京至天津的首条国内空中航线开通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5、通讯事业的发展 (1)、电报: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话局。 1875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卫星电话 手机 (四)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发展 (1)出现: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丛刊》《万国公报》; 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发展 ①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 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 ②20世纪前期,中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33) 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是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刊。 * 五、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原因 1、特点: ⑴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 ⑵变迁只是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生变化,广大农村几乎没有进入近代生活,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他、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doc VIP
- SYB第八步(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常用急救药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doc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泉州公交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