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课民俗美育初论
中学语文课民俗美育初论
06中本(陆河班) 谢国立
指导老师:陈金花
美育是培养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造就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现在美育越来越引起语文届的重视,成为议论的重点,然而,在数目众多的议论文章中,人们却常常忽略了语文课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民俗美育。
(一)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袭的生活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民众传统的物质生活文化,如衣食住行习俗;也包括民众传统的社会生活文化,如婚丧礼仪习俗;还包括民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心里习惯,如岁时节日习俗等。①民俗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这就必然同民俗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上,民俗习尚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整个语文教材来看,民俗学的四个民俗类别(社会、经济、信仰、游艺民俗)极其诸项民俗事象,在课文中比比皆是。例如,岁时风俗就涉及清明的扫墓、端阳的划船、七夕的乞巧、中秋吃月饼、重阳登高赏菊。春节风俗有:请门神、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拜亲访友,还有广州的年宵花市、绍兴的祝福等。经济方面就涉及天山蘑菇,雪莲、茴香豆、椰子、白洋淀席、甘蔗等物产。这些民俗习尚,为作品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真切描绘,增添了时代和地方的鲜明色彩;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这些民俗又体现出一定民族、一定地域人们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在民俗上进行美育引导,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
中学语文科民俗美育主要内容有:服饰美、人情美、乡土美、宫室美。
服饰美。服饰,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也是人类独有的特殊技巧。服饰具有两重民俗功能:一是实用,二是装饰。随着文明的发展,服饰的审美价值越来越高。《故乡》中少年闰土的活跃、机敏,《陌上桑》罗敷的美丽端庄,都离不开那多姿多彩、配合和谐的服饰的衬托。服饰美还在于展示人的性格、精神气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以“绿色礼服”“绣边的小黑丝帽”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休前的“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是对专横的焦母的无声抗议鲜艳的服饰捍卫着她人格的自尊。他们的服饰都成了抗争的手段,都闪现着心灵一角的光辉。无疑的,这服饰是美的、动人的。
值得人们注意的还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白莽的一次服饰。大热天,穿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为何呢?原来旧社会知识分子属于“长衫帮”和“短衣帮”(穷苦大众)有分别。白莽刚出狱,无法买夹的长衫,因此,尽管是热天,也只得穿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袍子来找鲁迅。否则,有失身份,引起人家的怀疑,对自己对鲁迅都会不利。
棉袍,反映出来革命斗争的艰苦,折射出一个革命者心灵的光辉—高度的警惕性和对同志的关心。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服饰上理解人物的美德,培养高尚的服饰审美观。
人情美 。人们在真诚的交往中,总能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这便是人情美的体验。这种体验在《天山景物记》、《驿路梨花》、《社戏》中表现得尤为动人。走进蒙古包,渴了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饥了有烤羊排,进入哀劳山区,热腾腾的小屋又温暖了多少行客的心啊!还有《内蒙访古》提及的王昭君出塞之事。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自此,匈奴在汉朝和好达六七十年。和亲,缓和了紧张的民族关系,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这实际上是一种意义更为重大的人情美。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理解昭君墓何以成为“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百合花》的人情美是崇高的。战斗前夕,正是中秋。在故乡,家家户户“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节日蕴含了人们多么真挚的情意啊。此刻,通讯员却在前线准备战斗。为了人民的幸福、亲人的团圆,自觉投身革命英勇献身,这不是一种崇高而圣洁的人情美吗?这些纯洁的人情,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温暖的色调,给人生编织了美丽多姿的感情之网,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眷恋。
乡土美。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对这片丰腴的土地,人们又怎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呢?《游山西村》中的社日祭祀土地神之俗,《土地》中的“乡井土”都无不显示人民对乡土的赤诚。
《香山红叶》、《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红军鞋》等篇充满着风物传说,给香山巫峡等地披上了迷人的色彩,显示出一种神奇的美;传说,寄寓着人们对乡土的热爱、赞美。《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