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难,迫使企业结构改革,用工观念亟待升级.docVIP

用工难,迫使企业结构改革,用工观念亟待升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工难,迫使企业结构改革,用工观念亟待升级

█ 中小企业:加薪也是死,不加薪也是死 简单加薪“治标不治本”,增强创新能力才是根本出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等,既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摆脱“用工荒”、“加薪潮”的影响,企业得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发展力。    自2004年国内“用工荒”首次见报,每年春节前后,“用工荒”成为企业、媒体、大众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曾出现因企业停业或减产而导致的民工返乡潮。但这只是一段插曲,2010年,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又出现“用工荒”,企业叫苦不已。不仅熟练的技术工紧缺,就是一般的普工也难招了。四川、安徽、河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企业也大叫缺工,一些政府部门出台文件,限制劳动力外流。   “用工荒”俨然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新问题。   针对“用工荒”问题,企业使尽解数,普遍的做法是加薪。今年以来,地方政府陆续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企业也不断为员工加薪。除了加薪,企业还打出“温情牌”、“友情牌”等。   “用工荒”、“涨薪潮”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人口红利逐渐势弱,劳动力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必须通过提高劳动力价格来获得劳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结束。   劳动就业关系经济发展、民生与社会稳定。所以,“用工荒”与“涨薪潮”现象,政府和企业须高度重视,科学分析其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用工荒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民工大军数量、文化素质、就业要求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大农村尤其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出现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当地的收入偏低,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员工几百元、上千元的月薪对他们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大量涌向东部沿海地区,他们被称为第一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但身强力壮,吃苦耐劳。如今,第一代已过知天命之年,外出打工意愿减弱,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即二代农民工成为主力。由于70年代末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新生代民工数量比前几代民工明显减少,但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他们找工作注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并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对就业岗位的要求更高。从劳动力需求看,需求方在量上大大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对农民工数量要求增加,农民工出现回流。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并未在短时间内实现“腾龙换鸟”的转型,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存在,对农民工的需求并未减少。   “用工荒”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明年“用工荒”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可能由此陷入困境。   人们认为解决“用工荒”问题的当务之急是为员工涨工资,而且不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已经这样做了。但据笔者调查了解,近70%的企业为员工加薪是被迫无奈。因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低成本延伸的低价优势,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一个售价9.99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企业只能得到0.35美元的加工费,一双售价100美元的耐克鞋,加工费只有5美元。中山大学一位教授做出的调查显示,东莞企业平均可以承受工资涨幅为3%—5%,最好的企业也只能承受10%左右。利润过薄,加薪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新劳动法与蚕食理论》中道出加薪的一些端倪,“中国的最低工资与新劳动法是来得太早了。君不见,目前纷纷关门大吉的工厂,清一色是接单工业,没有什么租值可言,用不着什么工会对立老板就失踪了。”   但“用工荒”汹涌而来,如果不涨工资或涨少了,就招不到工人,中小企业照样活不下去。长此以往,中小企业很有可能陷入“加薪也是死,不加薪也是死”的魔咒。要摆脱这种魔咒,企业必须转型升级。   低工资、拼资源的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后发优势最后变为后发劣势,唯有转型升级才能重拾优势。转型升级,必须发展高科技,培育新兴产业。不过,吐故纳新,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优势产业。保持住原有传统产业的优势,进行适当的创新,同样会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事实上,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潜力巨大。中山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原来生产配电箱,1000多人的年产值1亿元。如今,该企业现在生产风能电机,工人不到100人,却创造了30亿元的年产值。   简单加薪“治标不治本”,增强创新能力才是根本出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等,既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摆脱“用工荒”、“加薪潮”的影响,企业得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发展力。 █ 缺工:能干的不愿意干,愿意干的又嫌工资低 一边是中小企业打着“用工荒”旗号拼命喊渴,另一边是劳动力市场却存在为数不少的闲置劳动力,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并存,是《瞭望》新闻周刊在沿海多省调研时发现的“怪相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