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_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解题.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粪便污染 1900年 1940年 1980年 重金属 微 生 物 污 染 核素 耗氧有机物 营养元素或生源要素 温室气体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二次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 有机金属污染物 颗粒物 酸雨 光化学烟雾 2000年 我国几十年内经历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不同时期关注的环境污染重点 水污染触目惊心 废水排放总量为440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 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中: 29.1% Ⅲ类以上水质 30.0% Ⅳ、Ⅴ类水 40.9% 劣Ⅴ类水 全国近一半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 1981年3月 1991年2月 2001年2月 Ⅴ类 Ⅳ类 Ⅲ类 Ⅱ类 例:太湖20年(1981-2001)来各类水质变化 引自: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据343个城市调查,仅116个达二级空气质量标准,有101座城市达不到最低标准; 全国废气排放量超过12万亿立方米,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超过2000万吨(世界第一),酸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0%; 2003年,全球20个空气严重污染城市,我国占16个 大气污染惊人 固体废弃物成灾 垃圾围城,有毒有害废弃物危害开始显现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量超过60亿吨,若将其摞成高3米宽2米的高墙,足以绕地球2.5圈 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UN: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污染每年使 5万多人夭折,40万人染病 UN:空气污染地区死于肺癌人数高出5-9 倍 沈阳市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的达95.5%(90‘s) 二恶英类化合物已在市售牛奶、母乳中检出 天津市严重污染的蔬菜地土壤中汞含量超标98倍 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8%以上 每年污染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 至2010年广东珠三角要花1321亿元治污 环境污染损失巨大 原因: 线形经济在发展维度上的分裂 发展的三个维度: 社会 经济 环境 线形经济在发展维度上的分裂 经济与环境的分裂 经济与社会的分裂 环境与社会的分裂 经济 社会 环境 第三节 GDP指标的重大缺陷及其修正 一、 GDP指标的重大缺陷 1、罗斯基质疑给予我们的启示 2001年底以来,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怀疑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思潮。克鲁格曼讲,我不明白为什么香港的经济增长率为零,中国却能够达到7%;许多海外经济学家不相信能够超过4%。最为系统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罗斯基(Tomas G. Rawski),列举就业,收入,投资,农业,航空等数字,证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不实,主要根据是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率不一致,1997-2000年期间,中国GDP累计增长24.7%,但同期能源消耗只增长了12.8%。特别在1998年,能源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竟然比前一年和后一年都差出4个百分点,1998年能源消耗降低6.8%,经济增长7.8%是不可能的。他认为1998年GDP增长率,2.2%是上限,实际上可能更低,1999年为2-2.5%,2000年为2-3%。 中国经济学家纷纷指出罗斯基的错误。如张曙光指出,罗斯基推算的基本前提是:能源数字是准确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是严格匹配,高度相关。但这个假定不能成立。能源消耗系数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这两点在中国有明显变化。工业和农业增加值有高估,但服务业增加值明显低估。从各地的情况来看,落后地区往往虚夸,而发达地区有的却有瞒报。 从总量上讲,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虚夸不大,但决不证明在结构和性质上没有问题。 罗斯基的计算虽然有误,但是他的怀疑有根据。罗斯基在美国不是经济自由主义者,他对于中国以前的成就一直高度肯定 中国经济学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纠正罗斯基的数字错误但是肯定他的怀疑态度,以更加准确的数字和事实,对我国经济增长率背后掩盖的,比罗斯基质疑更加严重的问题,作出实证性的科学判断。 2、GDP指标的重大缺陷 罗斯基的数字分析没有抓住中国统计数字失真的要害。要害是什么?是在经济增长中,没有扣除人为造成的灾害和环境污染损失。 修改目前GDP统计指标,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这才是真正的“国际惯例”。 第一, 现行宏观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反映资源与环境在生产过程中的破坏、投入和消耗。 第二, 当人类生产活动严重危害环境,并且产生能源危机以后,经济学并没有修改其资源稀缺的假设前提,因为这就等于取消了经济学。 第三, 当人类追求产值和利润的欲望,发展到不顾环境和资源的程度时,必然同时危害人类自身。 第四, GDP统计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计入经济增长,违背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伦理前提,当然就不能反映经济的公平性。 第五, 经济统计指标是为全部社会活动指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