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史学史(期末试题汇编).pdf
先秦——史学的萌芽时期
《尚书》
上古的史书,汇集了殷纣王朝的训诂和追述古代的史篇,最早只称“书”,汉文帝时伏生所
传的《尚书》用西汉当时的文字写成,称《今文尚书》,共28篇。孔壁所得比伏生所传多
16篇,用蝌蚪文写成,称《古文尚书》。《尚书》是我国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奠定了中国
古代史籍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每篇有一个标题,题下记
一个完整的人或事,孕育了编年体的开端,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逸周书》
《逸周书》原称《周书》,后来人们认为是在孔子所定的百篇之外的,所以称《逸周书》,同
时也有说为了区别《尚书》中的《周书》篇,加“逸”字。现有60篇,其中有3篇为西周
初年的作品:《尧俘》、《克殷》、《商誓》。此书最好的本子是清朝朱右曾的《逸周书集训校
释》,仅次于《尚书》。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被立于学官,奉为儒家经典,尊为《诗经》。收录西汉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
篇。亦“诗”亦“史”,是研究殷周社会最有价值的史料。有大量记叙西周农奴生产情况的
农事诗,有反映两周阶级关系和劳动人民抗争精神的战斗诗,有大量人民控诉侵略战争、支
持正义战争、忧国伤时的爱国诗,有大量反映爱情和婚姻的情爱诗,有揭露社会黑暗腐朽的
政治讽刺诗。内容丰富,是研究上古史的珍贵资料。
《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记自公元前722—公元前481的史事,此段历史由此称为春秋时期。
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自然现象的记载
很宝贵。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是记政治。《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
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
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
全称《左氏春秋传》,一般认为作者是左丘明,共30卷,主要记载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
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相当完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收尾完整,范围涉及
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该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名著,是研究
春秋史最重要的文献材料。
《竹书纪年》
晋国时出土于战国魏墓中,是战国中叶魏国人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通
史著作。所记内容,起自夏商周,迄于战国中叶。三家分晋后独记魏国。此书对于订正《史
记》为代表的其他文献的某些错误,弥补其他书记载的缺漏,具有重要价值。
《穆天子传》
汲郡魏墓发现的竹书之一。内容记周穆王西巡之事,有日月或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名虽曰
传,其体裁实属编年,晋郭璞曾为本书作注。该书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周穆
王西行所到之处,各部落或献良马、牛羊,或献美酒,而穆王赐给他们黄金之鹿、白银之麇
等物,这说明远在张骞之前,中原和中亚间早有个人和团体的交往接触。
《世本》
根据先秦史官记录,部分历史档案资料编辑整理而成的史书,约写成于战国末年。其内容主
要是记述从皇帝到春秋之间的帝王、诸侯和卿大夫的姓氏、世系,同时也记述其居住、制作、
谥法等。该书打破了古史记事记言的格局,开创了分专题记述的体例。
《国语》
《国语》是一部以国分类,以语为主的有关春秋历史的史著。全书21篇,分为《周语》、《鲁
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记录了上起周穆王征犬戎下迄
智伯灭亡前后约500年各国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
《战国策》
战国时各国纵横家游说诸侯国君或互相辩论时所发表政治见解等言论的辑录。后经西汉刘向
整理,定名为《战国策》,33篇。记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5年的历史。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兼并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对“士”阶层的人物,作了非常生
动的描写(如对苏秦、张仪的描写)。
《战国纵横家书》
一部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辩士言论的史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部内容
性质与《战国策》相同的帛书,共27章,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11章内容见于
《战国策》和《史记》,另外16章为久已失传的古佚书。可以校正《战国策》和《史记》记
载的错误,并补充其不足。
属辞比事
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指孔子修《春秋》时,采用一定的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他根据
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
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禹贡》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
篇。 这是作者设想在当时诸侯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