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诗坛翘楚余光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情的诗坛翘楚余光中.doc

多情的诗坛翘楚余光中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21岁时离开祖国大陆到台湾,64岁时终于踏上故土,结束了对祖国母亲“白发上头的海外遗孤,半辈子断奶的痛。”的呼喊。在台湾,余光中从青涩的讲师变成历经沧桑的老教授;从投稿的新秀变成写序的老前辈。在他诸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移居海外的游子,一个思想透彻的智者,一个作为果敢的勇者,虽然少年起便经受动荡,而个性却日趋温和厚道,老得漂亮,老得可爱。      带着对“乡愁”的印象,记者见到了余光中先生。他满头银发,身材瘦削、着粉红色衬衣,完全出乎了许久以来我心中为他精心勾勒的画像。他没有我想象中的忧郁,更没有我想象中的严肃深沉。相反,余先生和蔼可亲、精神矍铄,我们整个访谈过程都谈笑风生,其睿智和真诚处处可见。   这位用邮票和船票表达了自己浓郁思乡之情的诗人,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占据了诗坛一席之地。他脍炙人口的《乡愁四韵》曾被七八个音乐界人士谱过曲,包括罗大佑、李海鹰等也唱过这首诗。作为一个诗人来讲,诗比人先还乡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了。   余光中先生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所以他自诩为是茱萸的孩子,生在这样一个有诗有酒的日子里,他的一生也的确与诗文相伴。余先生称他的生命有四度空间,即写诗、写散文、写评论和翻译,它们共同为余先生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美感世界。      幽默的诗人      凡是和余光中先生对过话的人无一例外地会有同一种感受――快乐和愉悦,余先生的幽默随处可见。   他说,诗与散文不一样,诗是专业文体,专门用来抒情。而散文的任务很杂乱,可以用来应付生活中很多事情,比如写书信、记日记、写报告等。他打了个比喻说,诗是情人,专用来谈情说爱;散文是妻子,一会儿要进厨房,一会儿要管小孩子。   当我们问到余先生的作品入选教材,有何感想时,余先生如是说,这是一个鼓励,让他感到光荣,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蛮严重的问题”。他举例说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婚礼,一位中学生认出了他,奇怪地说“这个人不是早死了吗?”。原来这位学生的课本里有余光中的诗,而余先生的诗位置介于孟子和诸葛亮文之间,所以学生才会疑惑,这位和孟子、诸葛亮“同行并作”的人怎么可能坐在这儿喝喜酒呢?”而余先生作为一个古稀老人,拿自己的死当笑话来讲,让我们感到,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位哲人了。谈到旧体诗和新诗,他说自己在美国高速公路上开车,寂寞时,就会吟诵中国古典诗词。“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好吟咏李白的诗;而若是骑着马,那么最好吟咏王维的诗――他们的速度是有区别的。”      这次到山东,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有时间去了一家书吧,吸引了很多读者都拥过来与他签名、合影,再加上现场还有众多媒体采访,场面有点儿乱。当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挨在他身边与他合影留念时,他不失时机地、从容地说了一句,“这是换汤不换药”,本来紧张的气氛被他这么一句话润泽开来,大家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许多。   余光中一向认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保持民族的想像力和表达力。一个民族要产生一个大作家,必须保持想像的活力,能够敞开心扉,接纳万物,能够跟万物交流。真正的诗人他的本领在哪儿,他应该能在一个混沌不清的世界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并把它表达出来。”以此看来,想像的活力不但成就了他在诗坛上的造诣,更凸显了他幽默风趣的本色。      夫妻情      余先生说他一生的际遇可以用“女性”来说明,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这位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在生活上却是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据闻,余光中先生和夫人范我存女士自小就青梅竹马,这次采访使我们有机会对这一说法进行求证。余先生更正说,“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因为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真正的认识是到了台湾。”原来,范我存女士是余先生三四十个表兄妹中的一个表妹,虽然这样,但他们从小只在南京见过一次面后就失散了,一直到台湾之后,他们才认识。说起和夫人的那段恋爱史,原本在人们想象中情感奔放、浪漫、洒脱的诗人却显得羞涩拘谨。范女士在一旁解围说,“他一直都是这么内向的,一般在人们想象中诗人的浪漫应该是一天到晚找女朋友,不停地恋爱,还要抽烟喝酒什么的。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诗人也不一样,有的诗人从外表上看可能会给人那种感觉,但余先生的浪漫是你从他的诗里读到的。”      与我们的交谈中,余光中和他的夫人都是用娴熟的普通话交流,但在家里,他们用的却是标准的四川话。原来,抗日战争时候,范我存女士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在四川读的,而余先生整个中学段也都是在那里完成,四川话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二个母语。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在台湾见面时,就很自然的用四川话来对谈。我们于是追问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是如何用四川话来交谈的,范女士立刻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